發文人 孫淑玉 通訊員 欒秀玲 薛航
大腦里埋了個“定時炸彈”可咋辦?一名女子因頭暈、頭痛等癥狀到煙臺山醫院就診,經檢查卻發現顱底跨中線部位長了個“大家伙”,如不及時處理很可能危及生命。考慮到女子有嚴重的心動過緩及竇性停搏,煙臺山醫院東院神經外科聯合東院心內科重癥監護病房、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協作,成功為女子切除了這一“定時炸彈”。
日前,煙臺山醫院東院神經外科聯合東院心內科重癥監護病房、麻醉科成功救治了一位腦膜瘤患者。該患者的腦膜瘤巨大,位于前顱底,且跨中線,手術難度大。此外,她還患有心臟疾病,對于手術和麻醉而言,都有著不小的挑戰。
1個月前,患者劉女士出現了頭痛、頭暈等癥狀,并伴有惡心,檢查提示前顱底跨中線巨大占位性病變,她慕名來到煙臺山醫院就診。東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胡佳認為劉女士可以接受手術治療,在對她進行相關術前檢查時發現,其存在著嚴重的心動過緩(最低31次/分)以及竇性停搏(最長2.48秒),這表明劉女士隨時會心臟停搏或在術中出現嚴重并發癥而危及生命。為確保圍術期心臟安全,煙臺山醫院東院神經外科請心內科專家會診,煙臺山醫院東院內科重癥監護病房主任郭方明認為可為患者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
待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后,在科主任劉建輝的指導下,胡佳及其團隊為患者開展手術。該患者的腦膜瘤巨大,約為6×5×3cm,血供豐富,靠近顱內較為重要的神經、血管,腫瘤切除較為困難。此外,其心血管系統存在著嚴重疾病,這也對麻醉醫師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麻醉科主任邵偉帶領大家,全面評估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術中監測起搏器運行情況,嚴密觀察患者心臟功能,精準把控麻醉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在保證手術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藥物對心血管的抑制作用。歷經8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患者此前的頭痛、頭暈癥狀完全消失,且未發生任何神經系統后遺癥。
據悉,腦膜瘤在成人中的發病率約為8.4/10萬,她是顱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外傷、病毒感染及放射線有關。腦膜瘤生長緩慢,病程長達數年,早期癥狀不典型且容易被忽視,很多患者誤以為勞累所致,待就診時已經長得很大。胡佳在此提醒大家,“平日里若頻發頭痛,且有加重的趨勢,尤其是伴有視力障礙、嗅覺障礙等神經癥狀時應及時就診,以確定是否有顱內腫瘤病變,不要等腫瘤長大后再接受治療。”
找發文人、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發文人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