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提問:
章哥,又轉了一圈,越來越絕望,買得起的越來越破,中介勸我明年初再買,說好貸款,我覺得是他們看不上我這點錢了。
老公也說索性別買了,大興的學校硬件并不差,老師也都挺負責,沒必要為了名氣去花錢,萬一學習不好就什么都耽誤了。
所以我也很猶豫,還有沒有必要硬撐著,豐臺北大地的也七萬多了,中介同樣愛答不理。
我們該怎么辦?是放棄還是再看看別的學區,您有什么建議?大興**學校能和北大地差多少?
回答:
1、我對大興的學校不熟,小學也沒有明確的排名。如果非要比的話,相當于豐臺中上等的小學應該沒問題。
但這中學不好比,去北大地的家長大多數的目標都是十二中,相當于海淀的都惦記著上六小強。 上不了十二中然后再是二中,再之后是其他幾個,也都不弱。而大興的好中學更少,競爭比豐臺激烈的多。我也不知道怎么比較,都算本區不錯的吧,放到北京算中等。
2、中介勸你明年買,未必是看不起資金少。確實這一陣子貸款不太好批了,有可能明年額度足,會容易一些。當然現在他們不缺買房人,房源少才是主要問題,所以對買房的也就不太在乎了。
這看自己的判斷吧,我連下半年的行情都說不好,誰知道明年會怎樣呢。雖然有可能好貸款了,但也或許要增加本金,背著抱著一邊沉。所以如果有需求,那就早買早踏實,犯不上冒險。
3、當然到底買不買的我沒建議,只能家長決定。
名氣確實沒什么用,只是從側面證明一些質量罷了。但硬件也無所謂,西城的好幾所牛校的硬件也就那么回事兒,地方小樓也老,但成績卻就是好。牛校之所以牛,其實主要就三條,校長、師資、生源,最后共同創造的是良好的學習氛圍。
4、校長是靈魂,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哪怕是動車的全車驅動,那也得靠車頭指引方向。
師資其實不太好說,全憑運氣。選擇名校只是遇到好老師的概率大些,但是否適合孩子也不一定。名校里教學不好的也有的是,哪兒都有混日子的。我上高中時也在某名校,我們班還行,但旁邊倆班甚至出現學生找物理老師討教數學的怪事情。
后來這數學老師還一直在崗,可能前幾年才退休吧。不僅在名校混了一輩子,據說還拿過得過好幾次獎勵。未必是他教的真好,而是生源的質量提高了。牛娃們比我們當年的智商可牛多了,家長也重視,那老師只要是不犯大錯就能取得挺好的成績。
這跟是否負責任其實關系都不太大,那是基本素質,和專業水平無關。現在大部分學校的老師都挺負責任的,但教育質量卻相差很大。在普通校也能遇到好老師,只是數量沒有名校多,概率小一些罷了。
5、其實在我看來,買不買學區房無所謂,只要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哪兒都一樣。之所以家長們愿意孩子進牛校,其實圖的就是那種比拼學習的氛圍,這在普通校很難得到。
孟母三遷,為的就是躲開墓地和集市,不讓孩子受這些環境的影響。最后搬到學校旁邊,就是讓孟子在這種氛圍下熏陶。我曾經拿雞腿兒做過試驗,熏出來的就是比烤出來的更進味兒,好吃。
所以在我看來,買學區房這種事兒量力而為,沒必要非得努著。最終目標是孩子學習好,學區房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過程或手段而已。只要能給孩子提供有利于學校的環境氛圍,無所謂非得多好的學校。
比如家庭就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如果家里的氛圍好,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去名校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家長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前幾天看網上有個順義媽媽的帖子,寫的就挺好。幾個沒能力買市區學區房的家庭,只能在順義上普小。但幾個家庭聯合了起來,放學后把孩子們集中,請老師單獨教學,相當于托管班。但媽媽們也都輪流參與管理,努力給孩子們創造好的學習氛圍。結果是這幾個孩子都挺爭氣,成績都好。
人是社會動物,是要受環境影響的,連成年人都避免不了,何況正處于學習成長期的孩子呢。所以學區房和牛校只是手段過程,提供好的環境氛圍才是真正的目的。只要能做到就是殊途同歸,未必比在名校的成績差。
6、總之吧,如果真覺得費勁就甭努著了,孩子上學后的花銷還大著呢,我家是深有體會了。而真正對孩子影響大的是家庭,是學習氛圍。
研究研究在不買學區房的情況下怎么做到吧,這些錢買學區房未必夠,但實現這些應該夠了。而且只要是愿意為孩子付出,未必都是金錢,愛心和耐心或許比錢重要。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