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對,查《辭?!?。”這樣一句美譽,是《辭海》用84年、6次修訂積累下的扎實口碑。對一代代讀者來說,《辭?!肥菢藴?,是權威,地位不言而喻。今年《辭海》(第七版)在第17屆上海書展上一經面世,便立即成為焦點。這部耗費近2000位編纂出版人員5年心血重新編修的辭書,成為一座嶄新的“文化豐碑”?!柏S碑”如何建起?今天下午,《辭?!罚ǖ谄甙妫┏霭孀剷诰麅傻卣匍_,揭開不為人知的匠心故事。
圖說:《辭?!罚ǖ谄甙妫?/span>
提到“對不對,查《辭海》”的說法,《辭?!罚ǖ谄甙妫┪覈贩挚浦骶幮茉轮钣懈杏|。他負責的部分收錄了1907年民族英雄秋瑾在浙江紹興犧牲的歷史。對秋瑾之死,民間傳說與湯壽潛有脫不開的關系,學術界對此說法卻一直沒有定論。早期版本的《辭海》收錄的是湯壽潛“有罪論”,直到1989年,學術界認為這件事“查無實據”,《辭?!繁愀臑椤盁o罪論”。后來,一個電視劇劇組在拍攝秋瑾之死時,將湯壽潛打造成出賣了烈士秋瑾的反派角色,引起湯壽潛后人的抗議。最終,他們引用《辭?!返母鳛樽C據,說服了劇組?!啊畬Σ粚?,查《辭?!贰@六個字,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共識,《辭?!芬呀浗洺P缘乇淮蠹易鳛樵u斷是非、解決爭論的依據?!?/span>
《辭海》的準確性、權威性,是建立在一次次修訂、一次次吸納最新學術成果的基礎上。這要求“辭海人”數十年如一日走在學術前沿,這也正是《辭?!罚ǖ谄甙妫┪覈膶W分科主編陳尚君從1985年開始參與編纂《辭?!芬詠恚瑢ψ约旱囊回炓??!俺蔀椤o海人’的35年里,學術成就日新月異,我負責的唐宋文學部分現在有1500個詞條,涉及過萬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都經過無數積累、更迭。”最初陳尚君負責的第四版《辭?!分?,唐代詩人詞條多是根據史傳、筆記、詩作寫成,內容疑信參半。1978年以后,《辭?!芬允吩娀プC的方式更準確地還原詩人的人生軌跡,解讀作品時也更關心寫作原因及作品寓意。
每一版《辭海》,不僅僅是學者們手中的工具書,更承擔著記錄時代的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座談會上回憶,1936年,第一版《辭?!穯柺乐畷r,上海正面臨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侵略。舒新城等第一代“辭海人”冒著極大的風險,收錄了“塘沽協定”“上海事變”“九一八”等一系列詞目,既真實記錄了歷史,也強有力地表達了我國的立場,展現了我國文人的民族氣節。
時至老一代“辭海人”的精神一直在新一代“辭海人”的血液里流淌。近10年來,國內科技突飛猛進,新創造、新發現層出不窮。因此,《辭?!罚ǖ谄甙妫?5%以上的條目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訂或更新,還新增了交通運輸、能源、材料、環境科學等學科,并對經濟學、管理學、法學、航天航空、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等學科予以系統性地增強,有些學科新增條目甚至超過80%。同時,順應時代發展,《辭?!罚ǖ谄甙妫┻€同步推出網絡版,融合多媒體資源,有聲、有色、有形,覆蓋各類終端,滿足當今讀者隨時隨地知識查詢的需求。就像初版《辭?!酚涗浵驴谷諔馉帟r期的國人立場一樣,《辭?!罚ǖ谄甙妫┯涗浀氖且粋€快速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強大的我國。(新民晚報發文人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