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生日是大部分人熱衷的事情,好像過生日是人生中一大樂事,是最最重要的事。有人說,給孩子過生日是想怎么過就怎么過,盼望孩子快快長大成人,過生日也是給孩子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有什么不好。
在研究位理學的人認為,這樣的說法也對,但是人的一生是不可以隨便過生日的。他們認為,人的出生是經(jīng)歷由“神”到人再到“神”的過程。
也就是說,人從出生到16歲,還不是成年人。在這個階段孩子是“神”不是人,可以給孩子過生日,哪怕是大張旗鼓都不為過。
但過了十六歲,就不一樣了,十六歲以后也就是成年人了。從17歲到59歲,已經(jīng)從“神”轉變?yōu)槿?,在這個階段可以過生日,但是要根據(jù)當?shù)亓曀走^生日。通常逢十過生日要提前一年,比如30歲過生日通常在29歲完成,而且很多地方“過三不過四”的說法,就是說,三十歲生日可以過,而四十歲生日不能過。
人到了六十歲就把過生日稱為過壽。人們認為到了六十歲,也就是走過了一個甲子年,是人生的又一個開端。這時,就不可以過壽了,不過壽的原因是怕提醒閻王,會把老人的壽命給一筆勾了去。
只有到了八十歲以后,才可以過大壽,說法是這個年齡的人已從人的階段又變成了“神”,所以也就沒了什么顧忌,也就可以大張旗鼓的過壽了。
其實,這樣的說法也有點迷信,人活到六十歲就是走過了一個甲子年,已步入了老齡化。
說真地,已經(jīng)到了耳順之年,也就是說已經(jīng)到了老年,思想上會像小孩子一樣,也正因為愛聽好聽的話才叫耳順之年。在封建的年代曾有六十活埋的說法,這說明在以前活到六七十歲已經(jīng)是很老的了。
現(xiàn)在雖然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各方面的進步、人的年齡已有所延長,但活到八九十歲的年齡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說,只要條件可以,生日是都可以過的。
一家人其樂融融,過生日過壽,也是一個讓老人開心的方法。給老人以安慰,讓老人有家的維從,有愛的感覺,這也是一種幸福。
如果老人存在上面所說的封建迷信意識,不過壽也是好事,讓老人自己認為自己還沒有年老的感覺。只要在心理上老人開心快樂,就不必過壽,這要因情況而論。
小編認為,過生日也好,過壽也好,這要看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兒女只要有心,就可以過,常言道:“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短暫,一生中沒有幾個六十歲七十歲,過生日也好,不過生日也罷,只要健康、平安、快樂、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