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現在,美妝國貨似乎不像早先那樣“瘋狂”宣傳,而是慢慢沉淀下來了,正如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隨著新銳品牌不斷涌入,越來越多的品牌商意識到,要留住消費者,更多是要從他們的角度出發。
或是因為在某種層面上,這一觀點在業內達成了“共識”,小編注意到,基于此,美妝國貨市場正迎來了一些新變化。
首先是注重性價比。我們知道,低價不再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決定性因素,他們會更傾向于性價比高的品牌,即產品的品質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也不能差,價格還要過得去,這類型的產品比較受消費者的歡迎。
比如,近幾年爆火的完美日記,就是按照“物美價優”邏輯打造的,主要的受眾人群就是尚未有經濟來源的學生和剛出來工作的職場新人,對美妝產品有很大的需求,卻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國際大牌,但也不想在地攤上購買劣質產品。
人們比過去以往任何時刻,都更關注產品的品質和安全問題,據調查數據顯示,有61%的消費者把安全放在購買美妝產品的首要考慮因素,而產品功效、口碑測試、價位、促銷等都是影響消費者購買化妝品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說,人們追求國貨不僅僅是因為受到潮流趨勢的影響,更重要是國貨品質的提高,讓消費者用得安心,放心和舒心。
其次是傾向產品差異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以及在大數據的強大功能下,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就變得越來越公開和透明,品牌們會根據用戶的喜好來生產和調整自家產品,所以產品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不管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的外包裝,還是主打功效類似的產品,都會給消費者視覺疲勞,增加選擇的困難,無法讓你的品牌在一堆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堆中脫穎而出。
這時候品牌需要的是創新,據調查數據顯示,有21%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會注重產品的包裝和外觀,會為限量版或者跨界聯名產品買單,設計新穎,高顏值的產品往往更能俘獲新一代“顏控”的心,畢竟人們一向對美的事物沒什么抵抗力。
對于Z世代來說,有時候產品不僅是一件產品,更是一件能達到社交的工具。比如很多年輕女孩子喜歡喝奈雪的茶或者喜茶,因為她們的店面裝修非常潮流,產品的顏值也很高,適合女孩和朋友拍美美的照片,然后發朋友圈,這時候社交屬性是占據主要地位的。
最后一點是豐富口碑推薦和體驗模式。現在年輕消費群體購買美妝產品,一般會去小紅書或者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參考KOL的種草和測評,或者相信身邊朋友的安利和推薦,相比于遙不可及的電視劇廣告或者名人代言,消費者更愿意相信如朋友一般的KOL和KOC。
另外也會更加傾向于產品的天然無添加,但像國外大牌如理膚泉或者科顏氏,對于經濟能力不富足的消費者,是很難負擔得起,所以會選擇國貨品牌作為平替,一般這些平替的國貨品牌價格是國際大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產品的功能和效果卻不會太差。
總而言之,國貨正當時,在這里,我們也一起來期待一下,未來美妝國貨能夠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