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出身大理皇族,在《天龍八部》中,大理皇族段氏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北宋趙氏,而是有著武功傳承的江湖世家。段氏最出名的武功路數是一陽指,最厲害的是六脈神劍。
相較于六脈神劍,一陽指屬于段氏基礎武學,不能說人人都會,起碼是下些功夫便可學得,我們熟悉的段正淳、一燈大師,均為此中高手,而習得六脈神劍者,唯有段譽一人。
段譽天資聰穎,屬于神童級別。但他無心武學,反而醉心儒釋道等文人之好,惱得他爹段正淳和伯父段正明咬牙切齒,段譽一看情形不對,玩起了少年人常見的把戲——離家出走。
段譽初涉江湖,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面對種種險惡,我們也從未見他有過驚慌失措。也許這才是真正的貴族氣質,無論身陷何種境地,內心總是波瀾不驚。除非,遇見心上良人。
少年人心性,對美充滿憧憬,哪怕是一尊玉像。懵懂之間,段譽習得逍遙派神功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為他之后再遇危險能夠快速逃跑打下了堅實基礎。逍遙派武功高深復雜,段譽在沒有名師教導的前提下,自學成才,可見他有的是習武的天資。
可惜,他不喜歡。就如《白馬嘯西風》中的李文秀一樣,“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歡。”段譽的言行舉止可能和大俠的標準相去甚遠,可他抗拒習武的倔強,卻貫徹《天龍八部》始終。
不用從嚴格意義上講,段譽根本就算不得大俠。當然,他本人也從未想過當什么大俠。對于江湖,段譽是個游客,看風看水看人情,身在其中又心處其外。他評判江湖中人和事的標準,亦未有過從江湖出發的角度,好壞隨性,優劣隨情。于是乎,他和蕭峰能夠結拜,也可以安然無恙地和鳩摩智一路同行,最后甚至能夠對慕容復生出同情。
段譽很善良,善良到有些癡傻,這樣的人,還是不要讓他沾上那腌臜的江湖氣,保留一份純真為妙。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段譽也不是沒有使用過武力。先前他的“武力”,全部用在了逃跑上面,直到少室山前,父親段正淳為慕容復所傷,段譽情急之下,第一次主動使出了絕世神功六脈神劍,在天下群雄面前一鳴驚人。
如果你認為段譽從此走上了絕世高手之路,那就大錯特錯了。段譽內功運行不通,六脈神劍套路招式所知無幾。此后的段譽,頂著高手的招牌依然自我,改變的是,他多了一些大俠的責任感,或許,少年的成熟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成就,而是他感到了責任。
自尋苦惱的人喜歡和別人比較,聰明的人喜歡閱讀自己的內心。段譽的起點是很多人的終點,甚至是遙不可及的終點。段譽從沒有覺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他知道,他終一生也達不到蕭峰的境地,退一萬步也夠不著虛竹的呆萌。他不想比上不足,也不愿意比下有余,真正的平靜,是來自眼神的淡然,是來自腳下的風景。
段譽出生在風花雪月的大理,生長在白云蒼狗的蒼山旁,他喝得是清澈見底的洱海水,如此一切,讓他的江湖變得簡單,有趣。
天龍八部講了個愛而不得,眾生皆苦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段譽亦有。可唯有他,能夠走出自己的痛苦,不會像蕭峰一樣進退兩難自戕而亡,也不會像虛竹一樣違背本心追求欲望,更不會像段正淳一樣流連花叢以圖快活。
段譽的擁有超強的自我痊愈能力,他可以愛得癡迷,然后抽身而去;他可以哭得傷心,然后把淚水拌進涼菜;他可以在王語嫣去陪伴瘋了的慕容復后輕輕轉身離開,淡淡地說一句:我等你。
段譽只是段譽,天龍八部里最聰明的角色,武俠小說中的天下第一。
作品均為原創
請關注風舞鷹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