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一個夢想成為公務員的學生來說,面試都是至關重要的。
所謂面試,就是考官與考生的面對面交談、觀察,由表及里測評考生的知識、能力、道德等有關素質的一種考試。
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考生要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綜合能力,獲得考官的青睞,從而取得高分,一舉上岸。因此,我們就必須要清楚地知道,面試考試中有哪些“坑”,避過這些坑,才能不失分。
誤區一:為了答題而答題
部分面試考生認為其實面試跟筆試差不多,去就是為了答題,只要把考官給的題目作答好就能得到高分。
如果面試僅僅是為了考察學生能不能把考場上的幾道題目做出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組織一場復雜的面試。之所以通過面試來考察意在更加全面地了解考生,比如考生的抗壓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等,在面試的整個過程中,考官除了聽題目的內容以外,也會認真觀察考生的行為舉止,儀態氣質,要嚴格以公務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誤區二:過于嚴肅、呆板
在面試考場上會有考生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正式莊重的場合,自己在答題中也應該要做到正式嚴肅,不茍言笑、板著臉、緊皺眉頭,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面試的本質是考官和考生的交流,微笑能夠在面對群眾時更加有親和力;所以如果能夠在面試中用微笑、放松的表情來答題,既能體現出考生的從容不迫。
其實,最高端的技巧是根據答題內容的情感色彩做出適當的情緒調整;例如對疫情中的醫護人員讓考生談看法,如果微笑作答與情景不符,此時,用敬佩,心疼,凝重的表情神態會更好。
誤區三:羅列答題要點過于詳細
很多考生會把答題要點寫得很詳細,恨不得每句話都寫上。尤其是在國考的結構化小組面試中,專門給考生提供了15分鐘的備考時間,很多考生把15分鐘全部用來寫答案。
答題中書寫答題要點,確實有利于我們梳理題目以便更好地作答,但是如果書寫答題要點太細。
1.寫要點很費時間,會導致超時;
2.還會導致考生在答題中長時間看草稿紙而缺乏跟考官的眼神交流。
誤區四:答題思維混亂、邏輯不清、答題超時
面試考場上很多考生會認為答得越多越好,有時候自己沒話說,也會去重復一些說過的內容,目的就是為了可以拉長答題的時間,顯得自己有話說。
答題時間太長一方面容易超時,另一方面如果是重復的內容,反而會讓考官覺得考生邏輯不清,思維混亂;一般實際答題時間一般控制在提醒時間前后即可;例如限定10分鐘作答,那么答題時間一般在8分鐘左右即可。
誤區五:過于模板化、形式化
答題開始前要講“考生開始答題”,答題結束后要說“考生答題完畢”,每個詞都要反復斟酌,以及說過的答案反復去修改,找到自己認為最正式的詞語。
過于模板化、形式化會導致答題非常的生硬、死板;尤其是對于面試中常見的情景模擬類題目,就需要能夠根據情景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
對于一個詞語反復斟酌本身也沒有問題,但是因為考場上的思考時間畢竟有限,還是要先保證答案的準確和流暢。
收藏這份“避坑指南”,提前準備,及時調整。
面試就是一個改變和突破自我的過程,皇天不負有心人,努力的你一定可以實現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