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浙江武義經濟開發區緊扣“再造一個武義工業”目標,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堅持服務企業理念,工業經濟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今年上半年,武義經開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17.81億元,同比增長37.2%,實現“半年紅”。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轉型升級成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自2017年2月開始,武義經開區圍繞整合提升文章,致力于調結構、優產業、穩增長,工業經濟實力不斷提升: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由2017年的320家,提高到現在的443家,年均凈增40家;規上工業總產值由2017年的299.77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355.02億元,年均增長5.8%。
作為山區開發區,在重視產業規模的同時,更需注重生態均衡和綠色發展。從結構上看,2017年,武義經開區規上工業前三大行業為金屬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四年間,結構不斷優化,2021年,通用設備制造業成功躋身武義經開區規上工業第二大行業。
通用設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由2017年的14.34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3.2億元,年均增長32.2%。今年上半年,通用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值21.11億元,同比增長46.0%,增長勢頭強勁。能耗大、增加值相對偏低的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正式退出武義經開區主導行業。
工業結構的調整并非一蹴而就,這背后是武義經開區打出爭創省級美麗園區,推進“低碳工業園”試點建設等系列“組合拳”的成果。武義經開區通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一方面聚力騰籠換鳥提質增效,提高產業層次,另一方面,加大龍頭型、旗艦型、創新型重大項目的招引,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行業龍頭培育力度,為工業結構優化注入新動能。
通用設備制造業只是武義經開區工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武義經開區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產值5.88億元,同比增長41.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5.75億元,同比增長39.9%。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展向好,潛力巨大。 (齊 思)
來源: 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