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開學季的即將到來,2021年的高考熱度即將告一段落,但是在高考中流傳的那些學霸故事卻永遠不會落下帷幕。他們的故事將激勵著學弟學妹們朝著自己的理想院校努力奮進,他們好的學習經驗將給學弟學妹們帶來好的啟迪。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同學叫做彭漢一,同樣的也是一位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孩子,他的高考分數為693分,不僅如此,在3年前的中考時,彭漢一更是取得了742分的好成績,是當年沈陽中考的最高分。
彭漢一不僅是個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而且他還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比如京劇、二胡、跑步等,曾經400米跑全年級第一。他在學弟學妹心里還是個“男神”級別的學霸,曾有考生就是沖著彭漢一而來的,那位考生曾說,“我的男神就是彭漢一,雖然現在還不認識他,但是他的許多學習事跡都激勵著我。”
那么,彭漢一究竟是如何學習與生活的,才能從小優(yōu)秀到大,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1.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彭漢一從小就是個愛問“為什么”的孩子,總是把身邊的大人問住,因為他問的問題角度很新穎特殊,如果不是特別了解有關知識點,根據回答不出彭漢一的問題,他總是有著一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tài)度,不把問題搞清楚誓不罷休。
隨著年齡的增長,彭漢一把這一態(tài)度在學習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總是認真地理清各種知識點,不給知識留一絲的死角,他說,只有這樣才能知識掌握的更扎實,才能在考試中以不變應萬變。
也正是彭漢一身上有這個特質,所以他的成績一直都很穩(wěn)定,并不是半路中殺出的黑馬,而是經過不斷地努力,一直保持著優(yōu)異的成績。在中學時,彭漢一幾乎總是保持著年級第一名的位置,在全區(qū)考試中也曾拿到第一名。
2.有閱讀的好習慣
彭漢一特別的喜歡我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喜歡背誦一些古詩文,小時候就開始背誦《論語》,隨著閱讀量的加大,還可以用文言文自如的寫文章。
彭漢一的父母說,小時候主要是讓彭漢一通過閱讀繪畫書來認識字,并且做閱讀啟蒙的,曾經一本繪畫版的《西游記》就被彭漢一看了很多遍,并且認識了很多的詞組。隨著年齡的增長,彭漢一開始了長篇的閱讀,很多書籍都是他自己選擇的,父母并沒有過多的干預。科幻類的如《哈利波特》、武俠類的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全集、還有其他的史詩類的《四大名著》等等,甚至還喜歡閱讀《時間簡史》等物理著作,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發(fā)掘了對物理的興趣。
很多學霸都有閱讀的好習慣,并且能從閱讀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在書籍的海洋里遨游。比如,高考成績713分的曹婧怡同學,從小都喜歡歷史,在閱讀了大量的歷史書籍后更是一發(fā)不好收拾,通過沉淀出豐富的歷史知識后,她往往可以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可以說,能在高考中取得如此優(yōu)異的成績跟熱愛閱讀有很大的關系。
3.競賽學習兩不誤,獲清華優(yōu)惠政策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
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處于學習期的孩子們,對于彭漢一來說更是如此,他不僅可以在學習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而且在各種競賽中也拿到了好的名次:
第36屆全國信息學奧賽銅牌;
第37屆全國信息學奧賽銀牌;
清華大學2019年信息學體驗營一等獎;
第36屆物理競賽遼寧省二等獎;
彭漢一在九年級的時候加入了遼寧省實驗中學的選競團隊,在高一和高二時,更是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備賽上,大量競賽時間占用了學習文化課的時間,但是他總是能在時間上做到很好的平衡,并沒有因為競賽耽誤正常的學習。他說,“競賽可以讓自己學習到更新、更高難度的知識,更能激發(fā)自己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欲望,從而可以讓自己站在更高的層面去審視課本上的內容,反而有種通透的感覺。”
彭漢一同學的這種敢于挑戰(zhàn)和承受壓力的能力值得每一位孩子學習,可以做到競賽、學習文化課兩不耽誤實屬不易。但是對于彭漢一同學來說,壓力也是學習的動力,在他身上有股不服輸的精神,他要求自己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參加競賽的機器。
由于彭漢一同學在各種競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吸引了清華大學的目光,贏得了清華大學錄取的優(yōu)惠政策,真的是可喜可賀,可謂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當然有問彭漢一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大學專業(yè)呢?是不是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還是學一些社會上比較熱門的專業(yè)?
彭漢一說,“其實上哪個專業(yè)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有一顆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并且在分享會上鼓勵學弟學妹們,要心懷大志。有著一顆強國之心,做真正的新時代青年。
大家怎么看待這位喜歡參加競賽的學霸呢?
對于他的學習方法有什么想說的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