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麥客,這個在我國西北地區特有的職業,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也更沒見過的職業。但是當年的陜北麥客可是一個吃香的活,特別是手藝好、技術嫻熟的麥客那是多少莊稼大戶夢寐以求的人!
曾經這個在陜北像金飯碗的職業,現在卻已經消失不見了。他們去哪了?現在這些人又過得怎么樣!
在我國農忙季節主要是兩種農作物,南方水稻,北方小麥。麥客顧名思義就收割麥子的農工。
麥客究竟是從何時開始有這個稱呼出現的,現在也很難考究了。他們主要流行于陜西、甘肅、寧夏等地。主要以農忙時候收割麥子為生,其她時間也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般來說這些地區的麥客家里基本上也種有麥子。
因為西北地區的差異較大,每個地方的麥子成熟時節有差異,麥客大部分人是晚熟地區的人。他們從早熟地區一路收割過去,到了家鄉的時候。
正好自己的麥子也成熟了,就可以收割自家的麥子。這樣既在農忙時間可以賺錢補貼家用,又不耽誤自己收割麥子!
麥客應該是在清末民國初年到2010年前這個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最多,電視劇白鹿原里面就出現過麥客這個職業,里面有幾個主要人物就是地主家的長工兼麥客!
麥客突然消失的原因還是時代在進步,現在很多地區都是機械化作業,一臺收割機一天收割的麥子抵得上幾十個人一天收割的麥子。
這樣就大大節省了勞動力,麥客基本上就沒有什么活做了,另外在偏遠一點的地區的人們種植的麥子都面積都比較小,基本上自己一家人都能收割完,就不必要請麥客了!
再者很多人都不愿意種植小面積的麥子,一年到頭下來也沒有幾個碎銀,還不如外出務工來得實在,一個月少說也有幾千元的收入,兩三個月就抵得上種麥子一年的收入。
又沒有種麥子的辛苦,慢慢的隨著最后一批麥客的消失,曾經在西北一時風行的麥客從此成為了歷史。
在2000年以后,曾經有日本的電視臺去采訪過麥客,當時的麥客算得上我國西北最后一批的麥客。他們在跟電視臺訴說著曾經麥客的榮光,那個時候一個好麥客基本上家家戶戶搶著用他。
到哪里都是大把人請他,隨著機械化的普及,麥客越來越難有人請他。慢慢的這群以收割麥子的中年人就失去了生計。因為年齡大,有些人又不愿意遠離家鄉外出務工!就只能在老家做做臨活為生。
麥客是我國歷史上眾多消失的工種之一,他們的消失即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當年的他們也是一群靠勞動吃飯的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