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閨女,別生了,媽扛不住了!”
年過六旬的王老太收到女兒求助電話時,一口血含在喉差點噴出來。今年是她退休第六年,已經幫著大女兒帶了外孫、幫小兒子帶了親孫,上個月剛從兒子家里搬出來,這邊就接大女兒電話,說是決定響應號召生二胎,也算給國家做貢獻了。
這話說起來偉光正,可王老太卻一個白眼翻上天,有她幫忙帶娃,子女當然樂得繼續生,可有人想過為她做貢獻嗎?退休六年了,日子過得比上班還累,接到兒女電話就惶恐,恨不能立刻打包行李搬去養老院,從此一別兩寬。
被拒絕的大女兒并未放棄,掛完電話自作主張備孕去了,她知道親媽不會忍心不管她,等到孩子都生了,王老太自然要乖乖上門帶娃,畢竟誰家父母不想子女輕松點呢。王老太掛斷電話也明白這一點,唉聲嘆氣好一陣,掐指一算,自己大概要帶娃到六七十歲了,畢竟老二媳婦上次也說一個娃不夠。
現實中,跟王老太有相同遭遇的老人并不少,大數據顯示,老年人已成帶娃新主力,大多數年輕人都要出門賺錢,孩子丟給老人也算是無奈之舉。想要老人心甘情愿,年輕家長不能以“晚年養老”要挾,多多發福利,老人才能安心。
不與子女同住:上班式帶娃
我家便是如此,作為競爭激烈的銷售行業,剛出月子我就回歸職場了,一家大后方都交給了婆婆。作為追求自由的老人家,她一直不肯與我們同住,最終雙方協定了上班式帶娃。每天早上七點半把孩子交給她,等到我們下班回來,她立刻把兒子送過來,不做飯不洗衣甚至連我家門都少進,周末更是不見人,一問,跟老姐妹度假去了。
“你們上班我帶娃,你們下班我休息,節假日勿擾。”
這是婆婆當初給我定的帶娃規矩,為了避免晚年生活被子女消耗,她直接在兩條街以外的小區租了房,除了帶娃,家務做飯不沾手,最大程度的維護晚年生活質量,屬于很智慧的做法,作為兒媳的我也無話可說。
時不時發紅包:老人帶娃并非義務
你知道市場上保姆的月薪嗎?我所在的城市是新一線,保姆一個月六千塊,還是最普通的那種,若是住家保姆,那價格就要再翻一倍了,一般家庭很難承受得起。于是,父母就成了年輕人的最佳選擇。
雖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時間長了,老人心中也會產生怨念,對帶娃心生抵觸。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小夫妻就要學會給父母發感謝紅包,每個月不說六千了,發六百或八百,父母都會特別感動。有些時候,重要的不是錢的數額,而是子女是否心懷感恩。
最后,你家孩子是誰帶的呢?快分享下你的經歷吧。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