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塑料期價整體呈現區間震蕩走勢,一方面有成本端的支撐,另一方面需求表現平平,價格波動較為頻繁。近六個交易日L主力合約出現了兩根大陰線,短期或考驗前期震蕩區間下沿的支撐。
煤制PE利潤水平持續低位
8月以來國際油價在全球疫情反彈以及宏觀因素影響下大幅下挫,塑料價格也一度受到沖擊。不過油價主要通過市場氛圍對塑料價格帶來短暫影響,受兩者基本面的差異,塑料價格并沒有跟隨油價一路下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在于今年煤炭價格非常強勢,盡管油制PE利潤隨著油價的快速回落而明顯提升,但煤制PE的利潤持續處于低位,且理論上有一定的虧損,考慮到煤炭供給增長受限,雖然煤價上方可能受政策壓制,但在供需偏緊狀態下,其價格短中期或難以大幅下跌,因此PE成本端仍面臨支撐。
高壓與線性價差擴大
受國內外貨源偏緊影響,近期國內高壓聚乙烯價格持續上行。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國內多套高壓裝置陸續進行檢修,涉及年產能超過250萬噸,在國內高壓總產能的占比超70%,使得國內高壓供給量有所減少。同時,自去年11月開始,歐洲多套裝置檢修,2月外國極寒也導致較大量的裝置停車,國外貨源減少,價格上漲,我國LDPE自2月開始,便處于全球的洼地,且相較歐美貼水幅度逐漸擴大,盡管自6月開始,我國相較歐洲的貼水有所縮小,但當前我國依舊是全球高壓價格最低的地區。此外,集裝箱不足導致海運費不斷創新高,國內進口量因進口利潤不佳而大幅減少,尤其是5-7月,國內LDPE總進口量為65.9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23.8%。LDPE價格的強勢,使得LDPE與LLDPE的價差也快速擴大。當前各地區價差均處于歷史高位附近,也是近年同期最高水平。由于LDPE進口利潤依舊偏低,加上棚膜將進入需求旺季,短期LDPE價格或較為堅挺。而LDPE與LLDPE存在一定替代需求,因此,LLDPE也可能受到一定支撐。
與高壓影響因素類似,國內LLDPE價格相對偏低,且進口利潤較差,進口量同比同樣大幅減少。今年1-7月,LLDPE累計進口量同比減少11.7%。當前國內LLDPE進口利潤窗口仍處于關閉狀態,預計短期國內LLDPE進口量依舊難以放量。
檢修力度較大,但新產能投放預期仍存
7月中旬開始,包括連云港、遼通化工、久泰能源、中煤蒙大等多套PE裝置集中檢修,導致PE檢修力度迅速加大。數據顯示,近期PE檢修產能占比最高一度達14.1%,截止8月25日,PE檢修產能占比為9.26%,環比有所下滑,但檢修力度依舊偏高,短期檢修有利于減少國內產量。當前部分裝置計劃檢修至9月上旬,屆時若無大量意外停車情況,檢修損失量預計將逐漸減少。
7-8月,原有中韓石化、魯清石化、浙江石化以及中石油長慶的PE裝置計劃投產。8月3日,中石油長慶乙烷制乙烯項目已出合格乙烯產品。其她裝置暫未有進一步開車消息,開車時間有一定推遲,從計劃來看,8-9月,魯清石化、浙江石化、中韓石化以及中石油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項目計劃投產。即使考慮推遲的可能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裝置落地概率也越來越大。因此,01合約仍將面臨產能投放的預期,實際影響需繼續關注裝置投放進展。
傳統旺季逐漸臨近,關注需求改善情況
今年塑料需求缺乏亮點是其價格自3月開始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PE下游農膜行業開工率繼續回升,旺季逐漸來臨,農膜開工率將進一步提升。管材開工率處于近年同期低位,從季節性來看,后期管材開工率可能進入上升階段。包裝、薄膜、單絲以及中空開工率以穩為主,暫無明顯改變。考慮到傳統金九銀十的旺季預期,且PE利潤水平偏低,如果PE價格回調幅度較大,不排除下游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補庫量,從而限制PE價格下行空間。但若在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同時,全球經濟復蘇節奏放緩的情況下,PE需求跟進力度有限,則PE價格也缺乏強勁的上漲動力。
綜合而言,塑料面臨成本和替代品的支撐,同時,國內檢修較多且進口難以放量,追空需謹慎。但01合約依舊面臨新產能投放帶來的壓力以及需求提振力度有限的可能性,因此,短期塑料暫且維持震蕩運行的觀點,中線考慮到大量產能投放預期以及嚴峻疫情形勢下需求改善可能有限,暫以偏空思路為主,實際需關注裝置投產進展以及需求跟進情況。不確定性包括原油與煤價走勢,資金面以及疫情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