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_null 作者_楊德霖
日前,比亞迪(002594.SZ)發布2021年上半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08.85億元,同比增長50.22_;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4億元。
在比亞迪業績超預期背后,是其多元化的業務布局以及強韌抗壓表現。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克服了疫情反復、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在包含新能源汽車及傳統燃油車在內的整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等三大業務版塊均表現優異,公司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增300多億元。
今年以來,比亞迪股價一路上行,并于8月6日創造317.30元/股的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逼近萬億。而比亞迪高估值背后的邏輯,從半年報中可發現,除了在傳統優勢業務方面繼續保持較高速增長外,還持續高投入的研發,形成了“產品向上、技術向上、品牌向上”的市場正向循環。截至8月31日收盤,公司報277元/股,總市值達7925億元。
三大版塊業務亮眼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較去年同期大增300多億元的收入跑在行業前列。
具體到不同細分業務,上半年比亞迪手機分部收入約人民幣431.32億元,接近總營業收入一半的水平;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錄得收入約為391.57億元,同比增長22.09_,占總營收比為43.08_。另外,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82.87億元,同比增長72.97_,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為9.12_。
盈利情況紅火背后,半年報信息顯示,比亞迪旗下汽車、手機部件及組裝、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板塊均保持穩步上揚的發展態勢。
具體來看,在核心業務汽車方面,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銷售新車24.67萬輛,同比增長55.51_,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54579輛,同比增長154.76_。5月份,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首個進入新能源汽車“百萬輛俱樂部”的我國品牌。6月,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超過16_,較年初增長接近5_,遠超市場平均水平。
其中,高端旗艦車型漢7月份上市一周年之際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打破了20萬以上我國新能源自主品牌轎車的銷量天花板。數據顯示,7月比亞迪漢銷量為8522輛。與此同時,基于DM-i超級混動平臺打造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 DM-i等新車相繼上市,并一舉成為“爆款”。數據顯示,DM-i帶動DM車型銷量大幅提升,6月銷售DM車型20100 輛,同比增長536.7_;7月銷售DM車型25061輛,同比增長650.6_。
漢EV 圖源/官網
為繼續擴大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優勢,在8月29日開幕的成都車展上,比亞迪推出了海洋系的首款車型海豚和王朝系列的元PLUS。
據了解,海豚是比亞迪海洋車系的首款量產車型,同時也是首款比亞迪 e 平臺 3.0 的首款車型。新車擁有從86_提升到89_的綜合傳動效率的八合一電動力總成,以及全系標配的熱泵空調,共有4款車型,補貼后售價區間為9.38萬-12.18萬元。
比亞迪海豚 圖源/官網
據悉,在8月13日開啟預售后的1個小時之內,比亞迪海豚就收獲了超過2000臺的訂單,可謂是非常火爆。
另一款在成都車展亮相的比亞迪元PLUS,該車定位緊湊型精品純電SUV,同樣基于e平臺3.0打造,屬比亞迪PLUS家族的新嘗試。市場消息指新車未來售價或在13萬-16萬元之間,最快有望在9月份正式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和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上,比亞迪上半年的表現亦可圈可點。
在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方面,比亞迪方面表示,憑借前期布局的智能家居、游戲硬件、無人機等新型智能產品持續放量,以及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汽車智能系統出貨量穩步增長,目前在該領域的收入和利潤都呈增長態勢。數據顯示,上半年比亞迪手機分部收入約人民幣431.32億元,接近總營業收入一半的水平。
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方面,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82.87億元,同比增長72.97_,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為9.12_。比亞迪憑借良好的客戶基礎以及不斷優化的產品,目前,比亞迪生產的“鋰離子電池已逐漸應用于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及新型智能產品領域。
品牌高端化建設成效顯著
聚焦比亞迪的核心業務板塊,其新能源車領域上半年實現了產品價值的大幅提升。
根據第三方機構威爾森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1-7月份,比亞迪的單車均價已經達到15.18萬元,超過了大眾的14.78萬元,成為了自主車企中溢價率第一(綜合售價與銷量)的品牌。
據悉,去年上市的比亞迪旗艦車型漢以其過硬的綜合實力,在BBA牢牢占據的中大型豪華轎車市場開拓出增長態勢。而定位高端的漢、唐車型不俗的市場銷量從側面助推了比亞迪品牌價值形象的飛越。
與此同時,今年比亞迪車型均價的明顯上漲,還與DM-i車型的上市相關。據悉,今年3月,比亞迪在產品端全面推出DM-i超級混動系列產品,隨后新能源車型占比銷量端從去年全年的44.43_,飆升至今年7月的87.95_,平均售價也增長至15.18萬。另外,據車企方面消息,比亞迪年底將發布高端品牌,首款車型預計明年亮相。新車型的發布,將進一步拓寬比亞迪在高端市場的覆蓋面。
在新車背后,比亞迪作為同時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芯片等核心技術的企業,其刀片電池、e平臺3.0、DM-i超級混動技術等獨家技術名片,為產品乃至品牌價值的穩步向上提供助力。
據悉,2021年3月,比亞迪發布了“刀片電池”技術,并搭載于旗艦車型“漢”。刀片電池除了提升單位體積能量密度,帶來續航里程的躍升外,還通過了電池領域所有安全測試中最嚴苛的性能檢測_針刺試驗,盡可能的避免電動車 “自燃”現象的發生。截止今年6月,漢的月均銷量不少于8000輛。王傳福此前在新品發布會上表示,比亞迪旗下的所有純電動車型開始全面切換搭載“刀片電池”,相信公司其余車型也將受益于刀片電池的助力,實現銷量的飛升。
除了在傳統優勢業務電池板塊的“推陳出新”,被稱為電動車“CPU”的車規級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則是比亞迪零部件市場化的重要布局。據悉,占整車成本約5_左右的IGBT,能直接控制驅動系統直、交流電的轉換,決定電動車扭矩和最大輸出功率等核心指標。截至去年底,比亞迪半導體以IGBT為主的車規級功率器件累計裝車超過100萬輛,打破了以英飛凌為首的外資企業對國內IGBT供應鏈的壟斷。
目前,比亞迪已是我國最大及應用最成熟的車規級IGBT廠商,累計裝車量穩居國內廠商第一。得益于在車規級IGBT技術上的突破、發展,目前該業務已成為比亞迪半導體的核心業務之一,并進一步受到市場、資本的青睞。
此前,王傳福曾表示_“我國品牌在技術層面已全面超越,到2030年,新能源車在我國市場占比有望達到70_。”
比亞迪憑借其雄厚的實力和靈敏的商業嗅覺在行業競爭中獨具優勢,獲得了巨大的市場紅利。在布局未來上,比亞迪也未有絲毫松懈,仍在持續投入研發。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研發投入44.1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2.32億元,同比大增36.51_。
在大力度的研發投入以及多元化的業務布局之下,即使“缺芯”等陰霾在下半年仍將持續籠罩行業,比亞迪也有望保持積極勢頭引領業界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