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制造企業、總部位于深圳的中集集團8月27日發布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集集團營業收入達731.84億元,同比增長85.60_;歸母凈利潤達42.97億元,扭虧為盈,同比大增2450.95_,創下中集集團自1982年投產以來最好的中期業績。(詳情_《中集創39年最好中期業績,上半年營收增85_,凈利43億》)
值得關注的是,在各大業務營收、利潤均大幅增長的背后,中集在重點布局的新能源領域取得了積極的效果,這將進一步助力低碳經濟的發展。
8月30日,中集集團董事長兼CEO麥伯良在中集2021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中集將在我國“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發揮自身作用和優勢,對于過去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未來需要且符合國家戰略和“雙碳”的目標、中集又有優勢的業務,中集將聚焦進入,做頭部企業,發揮主要的作用。
中集清潔能源業務收入同比上升近50_
今年上半年,中集的集裝箱業務、道路運輸車輛業務貢獻了整個集團50_以上的收入,與此同時,中集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實現營收約83億元,同比增長43.42_,在集團收入中占比11.4_。
中集2021年上半年各營業收入占比。(圖片來源:中集集團)
半年報告顯示,在中集能源/化工/液態食品裝備業務中,清潔能源業務營收占比過半,實現營業收入約44.5億元,同比上升48.74_。
在此次業績發布上,麥伯良多次談起循環載具、食品全流程冷鏈的相關內容。
他表示:“循環載具未來空間非常大,中集循環載具可以用定制化的循環載具替代很多一次性包裝,減少環境污染和浪費。比如專門用于運輸新能源汽車電池的載具,專門運輸汽車發動機的載具,還有橡膠、輪胎等很多工業品。該業務年復合增長率非常高。國家循環包裝剛剛開始,各行各業都有這個需求。中集看到這個行業的未來有優勢,就把原先分散的業務,整合到一起,重點發展循環載具。”
中集的循環載具業務專注于為客戶提供循環包裝替代一次性包裝綜合解決方案。(圖片來源:中集集團)
麥伯良表示,隨著新時代來臨、“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很多行業現在都面臨革命性的變化,過去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未來需要且符合國家戰略和雙碳的目標,同時中集又有優勢的,中集就聚焦進入,做頭部企業,發揮主要的作用。
他說:“我們希望中集擔起作為一個全球化的企業的使命和責任,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產業有好處的事情。中集現階段不停研究、調研、探討,一旦發現符合上述標準的行業就進入,不符合上述標準的企業就剝離。目前中集各個業務板塊不斷提升,大力發展,空間都很大。”
作為全球化企業,中集希望在未來全球化的發展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麥伯良稱,中集將堅定不移繼續走全球化戰略。全球經濟發展的局部不平衡是客觀現實,各個國家的資源整合在一起,競爭優勢才會更大,對全行業的客戶來說就能夠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也更有競爭力。
他說,雖然歷程可能會有點艱難,但是全球化不可逆轉,全世界需要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切斷關系,切斷關系對誰都沒好處,而且也無法完全切斷。“世界正在日益成為一個整體,這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所以中集現在一定要堅定地走全球化這條路,這樣才能夠給全球給客戶帶來價值。”
預計集裝箱行業會有回調,回調過程平滑
今年1-6月,中集的集裝箱產銷量創歷史同期最高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大幅上漲。
受持續旺盛的集裝箱需求及大宗商品上漲導致原材料價格攀升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新箱價格大幅提升。未來,集裝箱的銷量、價格、毛利率是否會大幅下降?
中集集團管理層表示,疫情導致全球的碼頭作業效率下降,進而導致擁堵影響了空箱回流。到現在為止這個局面改變不了,集裝箱航運的景氣有可能持續到明年上半年。我國的疫情控制較好,我國在全球的供應鏈中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國的出口貿易一直是增長,這也增加了集裝箱需求。
麥伯良表示:“集裝箱行業不會一直保持高景氣,會有回調,但是幅度不會特別大。因為目前每年全球貿易保持增長,集裝箱航運需求的規模基數越來越大,每年集裝箱淘汰換新量也會增長。”
他分析說,疫情總歸會過去,集裝箱需求也會有一個拐點,這個回調過程可能是一個平滑的曲線。首先,新冠疫情這兩年,集裝箱航運需求旺盛,集裝箱需求量大,大部分航運公司基本停止或減少淘汰舊箱的步伐,部分舊箱“超期服役”,疫情結束后,這批舊箱肯定是要淘汰的。其次,全球目前有超過4000萬個集裝箱,一般每年淘汰5_的舊箱,也就是每年200萬個,屆時積累了超過兩年超過400萬個的舊箱淘汰換新需求,可以替代目前空箱流轉不暢帶來的新箱需求,讓需求曲線平滑轉換。
【發文人】馬芳
【作者】 馬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_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