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播的刑偵劇《掃黑風暴》再度引發熱議,不過,這次不是討論精彩的劇情,而是針對其獨家網播平臺騰訊視頻的“超前點播”操作。“超前點播”指的是觀眾可以通過付費手段提前觀看更多集數,不選擇超前點播的觀眾則需要耐心等待平臺的更新。許多追劇上頭的觀眾為了滿足對劇情的好奇心及延續性的觀劇體驗,往往會選擇付費進行超前點播。
但也有不少觀眾覺得,《掃黑風暴》等獨播劇本來就是要充了視頻平臺的會員才能觀看:“既然充了VIP,為何還要重復收費?”
另外,騰訊視頻《掃黑風暴》的超前點播還有一個規定:按順序解鎖劇集。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想選集或者跳集購買,是不符合“正確觀劇姿勢”的。舉個例子,假如某劇從21集開始超前點播,如果你想看第26集,那么你必須同時為前面的第21-25集付費,不能只為第26集付費,原本一集要花3元錢,現在總共需要花18元才能看到你想看的集數。
按照平臺的邏輯,觀眾觀劇當然需要延續性,怎么可能有人跳著集數看呢?
很抱歉,還真的有。有觀眾就投訴了這個超前點播規則,質疑視頻平臺“強制消費”,漠視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8月26日,上海市消保委就此發文稱“既然是按集收費的,那消費者就有權選擇他要看的那一集”,直指“騰訊視頻漠視消費者選擇權”,認為《掃黑風暴》采取超前點播的更新方式是在搞捆綁銷售。
針對官方的點名,騰訊視頻這次帶著它的“新規則”出來回應了。9月1日,騰訊視頻發布《關于優化超前點播服務的聲明》,稱超前點播“逐集解鎖”的規則原意是為了“保護觀看內容的作品連貫性、尊重內容創作者的藝術創作”,“但是也給部分有跳集觀看需求的用戶造成不便”。
回應爭議之余,騰訊視頻表示會盡快調整解鎖規則,支持用戶“選集解鎖”,讓用戶享受到更具個性化的追劇體驗。這出于“保障消費者權益”而更新的規則,卻似乎并沒能讓消費者們買賬,大家紛紛戲謔稱“優化了但又沒完全優化”。
上海市消保委隨即發文對騰訊視頻的承諾改進表示支持,同時點名了優酷和愛奇藝,希望有類似情況的其他平臺也能夠積極跟進。愛奇藝立刻跟進發文,“此前我們已經關注到用戶對于超前點播單集點播可選的建議,相關功能已在開發中,預計本月15號前上線”。
從“逐集解鎖”到“選集解鎖”,視頻平臺始終堅持“優化”,卻回避了消費者質疑的關鍵點——超前點播這一模式是否合理?事實上,用戶真正的訴求在于“取消超前點播”,而非“優化超前點播”。所謂“優化”,在用戶眼里不過是換個更人性化的方式“割韭菜”,平臺未必沒聽懂消費者的意思,但承諾優化的背后,潛臺詞似乎是“取消超點是不可能的”。
視頻平臺超前點播引發的這一波爭議,主要有以下三點內容。
8月31日,有網友爆料稱,騰訊視頻獨播的《掃黑風暴》在海外版WeTV并無超前點播,也就是說買一次VIP就行,不用再額外花錢,而中國大陸地區用戶是無法使用WeTV的。
稍晚,騰訊視頻否認“雙標”,稱“基于各地區不同情況,部分劇集上線時間并未與中國大陸完全一致,但不會早于中國大陸、也不存在海外更新為VIP而中國大陸為超點的情況”。
有網友分別在WeTV App及網頁上發現,《掃黑風暴》的確也有“超前點播 (Fast Track)”。盡管這一“雙標”質疑得到騰訊澄清,但網友仍舊不買賬,認為超前點播模式本就不該存在于任何地區。
在這種額外付費的“套娃”模式中,已經充值了VIP的用戶深感自己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會員權益。買了VIP還要接著付費解鎖才能看,部分用戶認為這種超前點播模式肢解了用戶原有的消費權益,并且質疑平臺在引導用戶購買VIP時并未告知解鎖相應內容需額外付費。
所謂VIP的意義又在哪里?可能只是買了張超前點播的入場票,因為開超點得先開會員,不買會員根本就沒有超點的資格;可能是為了躲廣告,但也沒完全躲過,還有會員專屬廣告、小劇場以及左下角右下角等關不掉的小廣告。
若真如騰訊視頻今日發布的聲明所言,要“保障消費者權益,考慮用戶體驗”,為何不重視會員基本權益,解決“會員仍有廣告”這一問題?這難道不是與聲明中的“保護觀看內容的作品連貫性”背道而馳嗎?
仔細品讀,其實騰訊視頻的回應是把用戶質疑的“額外收費”問題轉移到了“逐集解鎖or選集解鎖”上。但真正被用戶詬病的,是“超前點播”這一模式,而非具體的點播規則。
絕大部分用戶的觀點是:超前點播模式本就不合理。
另外一種聲音則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不想超前你可以不點啊,也就是比別人看得慢一點”?
事實上,這種不統一的播放進度會嚴重影響健康的觀劇生態。劇方的宣發和熱搜仍然按照超前點播進度推進,未播片段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滿天飛,部分觀眾已經在社交平臺討論起了最新劇情。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個人不愿超前點播,也不得不被大流裹挾,否則就將在網絡上被完完全全地劇透。而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超前點播模式也促成了盜版視頻的猖獗。
對大部分不愿額外付費的用戶而言,這種模式帶來的其實是極其不愉悅的追劇體驗。有《掃黑風暴》劇迷發文稱:“會員還要超前……熱搜都到孫興高明遠判刑了,我還在看李成陽挖橋……”
總而言之,超前點播這一模式目前仍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吐槽“吃相難看”,也有人直呼“真香”。這一模式將來會被取消,抑或是反其道而行成為視頻平臺主流,這些還未可知。
對此人民日報評論道:“一環扣一環、花樣繁多的付費項目,很難不讓觀眾產生‘被套路’的感覺。企業想追求更好的收益本無可非議,但絕不能建立在損害用戶合法權益的基礎上。”
作為優質內容的傳播渠道,視頻平臺只有真正保障用戶權益,才能走得長久。希望各大視頻平臺能夠直視用戶訴求,而不是一味用“優化”等字眼避重就輕,還觀眾一個愉悅的觀劇體驗和健康的觀劇生態,才是真正的“提升用戶體驗”。
【記者】張思毅 實習生 張嬌
【圖片】網絡截圖
【作者】 張思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