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山網
【民族團結一家親】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王新紅
“阿卜來提,我買了個西瓜,下班后你們過來吃吧。”9月6日,正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航站樓項目工地干活的阿卜來提·凱合日接了一個電話。
“好的,好的,下班后我們就過去。”接電話的阿卜來提聲音里帶著開心。
“電話是鐘大哥打來的。”通話結束后,阿卜來提一臉笑容地對記者說。
阿卜來提口中的鐘大哥名叫鐘澤,他倆結緣于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航站樓項目。
“鐘大哥是我們工地的項目經理,平時大家都開玩笑地叫他‘鐘老板’。”阿卜來提笑著說,“說他是‘老板’,其實他一點架子也沒有。”
去年3月,阿卜來提從墨玉縣雅瓦鄉夏合力克村到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航站樓項目工地務工,雖然之前做生意時見識過不少人,但最初在工地見到鐘澤的時候,心里仍然很緊張。
“以前,我沒干過建筑的活,剛到這個項目工地務工時,我怕干出來的活不符合質量要求,項目經理通不過。”阿卜來提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阿卜來提發現,鐘澤不僅不“可怕”,對工人的態度都很好,尤其是對像阿卜來提一樣的轉移務工人員態度更好,經常會給他們買飯、買水果。
阿卜來提說,有一天,在工地干活的他接到女兒的電話,說急需用3000元錢,他告訴女兒還沒發工資,沒有錢。女兒當即在電話那邊哭了起來。在一旁檢查施工質量的鐘澤走了過來,問明情況后,鐘澤當即加了阿卜來提的微信,給他轉了3000元錢。“那時候,我們還不熟悉,可鐘大哥卻對我說,大家都是兄弟,無論誰遇到困難,都要互相幫助。”
鐘澤的舉動,令阿卜來提和現場的工友很感動。從那以后,阿卜來提和工友們負責施工的區域,質量總排在第一。
“7月份我拿了1.6萬元工資,8月份我拿了1.4萬元工資。”阿卜來提說,“現在,鐘大哥在不在工地,我和工友們干活的態度都一樣。”
“休息的時候,我和工友們會去找他一起聊天、吃燒烤、喝啤酒。”阿卜來提說,“鐘大哥說,大家不分民族,要好好團結,共同致富。今后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在一起。”
2000年從重慶來新疆從事建筑行業的鐘澤,最初也是個小工。他說:“我是在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的關懷下,從一名建筑小工成長為項目經理的,也希望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幫助轉移務工人員,讓他們有一天,也能夠和我一樣成為項目經理。”
“鐘大哥說,等今年冬天工地停工后,請我們到他的家鄉重慶去玩,我們計劃幾個人一起去。”阿卜來提指著一旁的工友巴柯爾·阿里木、木薩·喀迪爾、阿卜杜熱黑木·圖爾迪麥麥提說。
本文來自【天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