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說:“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中有雨,多半是有征兆的,狂風吹進了小樓,便是了。一個家庭會興旺發達,還是會走霉運,也是有征兆的,并不是“空穴來風”,莫名其妙就發生了。
家中有這幾種跡象,預示著興旺發達,不要錯過。
01
家庭安靜祥和,有“貴氣”。
前天下午,我的朋友阿良過生日,請了七八個親戚朋友回家吃飯。
這年頭,請人回家吃飯的朋友,真心不多了,也彌足珍貴。
到了阿良家里,看到他家的墻壁上,裝修了幾個書柜,我羨慕阿良:“你家真好,處處有書香。”
阿良說:“書柜有很多,但是沒有人看書,慚愧。”
我忽然發現,書柜里的“書”,多半沒有拆封,還有的書,上面有了很多灰塵。最令人驚訝的是,有的書,是空殼子,就是用來撐臺面的。
當然,阿良的孩子,讀書成績也很一般。
一個家庭里,有各種各樣的書柜,但是沒有人愿意讀書,真的不可思議。現實生活中,家中有書柜,但是家人不喜歡讀書的家庭,并不少。
真正興旺發達的家庭,有沒有書柜沒有關系,關鍵是家人熱愛讀書。一個家庭,大家都在讀書,家庭就會變得安靜,吵鬧就會減少,越安靜越高貴。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家庭有了書生氣,氣質就提升了;家人個個才高八斗,自然就貴氣了。
學識是成大業的根本所在。家人讀書多了,家庭安靜了,興旺發達就有了基礎。
02
家庭年年有余,有“底氣”。
有存款,就是一個家庭的底氣。
一個家庭沒有一定的存款,任何事情都做不了,哪怕是有發財的機遇,也抓不住。
有人說:“家庭里百分之八十的矛盾,是因為沒有錢。”
柴米油鹽,孩子上學,穿衣旅游,走親訪友,沒有錢就寸步難行。如果家里沒有錢,還會被人看不起,和別人交往的時候,說話都沒有底氣。
一個家庭里的存款,從哪里來呢?一方面靠努力賺錢,一方面靠節約。
有的家庭,男人努力賺錢,女人在家里亂花錢,還養了一個敗家子。這樣的家庭,不管收入多少,都會走向衰敗。
興旺發達的家庭,必須是家人一起努力存錢和賺錢,個個都有結余意識。
03
老人健康長壽,有“福氣”。
身上無病,心中無事,就是福氣。
很多家庭,因為有一個病人,導致全家遭殃。治病花光了錢,還拖累了親戚朋友的人。
一般來說,老人生病的概率更大一些。如果老人能夠愛惜身體,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并且力所能及地幫助晚輩,那么家庭就會出現“其樂融融”的局面。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健康的老人,就是家庭的寶貝;老人不健康,多半討人嫌。“久病床前無孝子”,不管是誰,遇到一直臥病在床的老人,也會皺眉頭。
04
家庭干凈整齊,有“人氣”。
當你走進一個家庭,看到家里亂七八糟,到處是垃圾,估計你會馬上退出去,根本就沒有“久待”的想法。
當你吃飯的時候,時不時吃到一粒沙子,還看到有蒼蠅亂飛,那么你肯定沒有胃口了。
當你穿著臟兮兮的衣服出門,別人都會看不起你,甚至認為你是一個乞丐,很沒有教養。
只有干凈整齊的家庭,才能留住客人,才能夠讓家人有“賓至如歸”的幸福感。
家庭干凈,其實是家庭的文化底蘊,是家庭教養的具體表現。家庭越干凈,家人個個都會想著回家,親戚朋友也會常來,家里的人氣就旺盛了。
有人氣的家庭,更容易形成合力,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
05
家人出入平安,有“運氣”。
十多年前,我還是一名貨車司機。在司機隊伍里,有一句俗語:“只要平安回來了,就是賺了錢。”
不管你有沒有賺到錢,只要平安回到了家,就是賺了錢。只要平安到家了,哪怕是虧本了,也有翻身的機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漂泊在外的人越來越多,為了生活,背井離鄉。
一個家庭里,有人出了遠門,家里人就會擔驚受怕。出遠門的人,每天都向家里報個平安,家人才能放心。
因此,平安的家庭,才能興旺發達,不管現在有多窮,來年總會發大財。
06
家人個個善良,有“和氣”。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老一輩的人做了善事,也許自己沒有得到善報,但是他們的兒女會得到善報。
一個家庭里,家人做了善事,是可以累積在一起的,是可以共同得善報的。比方說,老人幫助了別人,等別人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可以幫助老人的兒女發大財,也可以幫助老人的孫輩讀好書。
做善事,其實是考慮到了長遠利益,而不是眼前的利益。
還有,一個家庭很善良,就會和鄰居、親戚朋友、同事都相處融洽,讓家人都生活在和諧的環境之中。
古時候,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家庭周邊的環境”很重要。
“天時、地利、人和”是一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一個家庭發展的重要因素。以上六個跡象,不管出現在哪個家庭,都會讓這個家庭持續走上坡路。
當然,家庭興旺發達,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對家庭發展有利的事情,不僅要多做,還要代代相傳。幾代人的努力,不僅可以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還能得到群眾的贊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