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夸獎一個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他一定會非常高興,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有福之人的征兆。所以,夸獎別人的最高境界,不是夸他長相好,也不是夸他有本事,而是夸他有福氣,別人聽了最舒坦。但是,到底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真的能看出來嗎?
鬼谷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智者,據(jù)傳他就擅長預測禍福吉兇。他說過:“安身為樂,少欲為福。”這就是一個人福氣來臨的二個預兆,看你有嗎?
一、安身為樂
這個安身為樂,其實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意思是,一個人要有安身立命之所,這樣才能得到長久的安樂。我們很多人,可能出身于小城市,努力勤學苦讀,考取了大學,來到了大都市。畢業(yè)之后,憑借自己的學識,也找到了好工作。這樣看來,是不是算是學有所成,能夠光宗耀祖了?
盡管我們已經(jīng)很有出息了,也許收入跟普通人比很不錯了,但是想要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讓自己有個落腳之地,還是要繼續(xù)奮斗很多年才行。所以,如果沒有安身之所,我們還是很難感到幸福。
如果我們有了房子,哪怕是貸款買的,住進去也會感到安心。我們在陌生的城市,有了真正的歸宿,就算去奮斗事業(yè),吃再多的苦,也感覺人生有了動力。這其實就是有福氣的預兆,生活會越過越好的。
第二層意思,就是一個人要懂得保全自己,在人生奮斗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挫折,也會遭遇各種競爭。我們想要自己取得成功,并不需要戰(zhàn)勝所有人,而是一定要站到最后。只有別人都倒下了,你還站著,你才是最后的贏家,這就是安身的道理。做到這樣,就是人生有福氣的預兆。
二、少欲為福
南懷瑾大師精通佛理,有高明的人生智慧,所以深受世人的崇敬。經(jīng)常有人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人生中的各種困惑,他的答案總能讓人茅塞頓開。
有人問南懷瑾大師,人生如何才能擁有福氣?南懷瑾大師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說了一句禪語:“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得失從緣,心無增減。”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少欲為福的道理。
當一個人心中的欲望太多的時候,這個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擁有,所以內(nèi)心就會承受各種煎熬,所以無法快樂。當他得到之后,內(nèi)心的滿足也只是一時而已,馬上又想要更好的東西,所以就會更加痛苦。
欲望無止境,人的痛苦就無止境。只有清心寡欲,人才能無欲無求,這時候所得到的一切,我們才會懂得珍惜,也就能靜心品味人生的福氣。不為虛名所動,不為利益所誘,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就是福氣來臨的預兆。
“福氣來臨,必有預兆”,能安身者得身福,能少欲者得心福,快看看你都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