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的功能那么的多,我們要怎么去挑選一臺合適自己的手機呢?這篇文章主要從實用角度出發,告知你目前廠商愛用的參數代表的含義,旨在讓你選擇一款真正合適自己需求的手機,而不是滿目的加錢。
下面是挑選手機的基礎小知識匯總:
SOC(System on Chip,芯片):
iPhoneA系列:A12、A13、A14,都是旗艦
★高通驍龍:
入門890;中端750G、765G;旗艦865、870、888、888+
★華為海思麒麟:
入門710;中端820;旗艦990、9000
★聯發科天璣:
入門720;中端800、820;旗艦1000L、1000+
★三星獵戶座:
中端880;旗艦990、1080
●小總結:
蘋果A系列是蘋果手機特有的,目前在性能上遠強于安卓系。
高通驍龍性能表現最為出色,聯發科天璣性價比高,海思麒麟是華為自家的,獵戶座是三星自家的,性能不俗,vivo和它有合作。
RAM(內存、運存)
★安卓手機目前為6-12GB
★iPhone系列目前為4-6GB
●小總結:
手機內存越大越好,運行速度越快。
我以前試過因為手機沒有內存把軟件全刪了,還是很卡,一直跳出說內存不足,提醒我清理手機,最后我真的“清理手機”(換手機),所以選手機的時候,預算充足的前提下盡量買大RMA的手機,當然現在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可能來不及內存不足就緊跟時代換手機了,但還是有一個手機用好多年的人,比如我父母。
3、ROM(閃存)
★目前一般為64G、128G、256G、512G
●小總結:
可以簡單把內存直接理解為手機本身的運行內存與手機運行速度直接掛鉤,把閃存直接理解為手機空間容量與照片視頻存放直接掛鉤,簡單點,兩個都很重要,預算充足都買數字大的。
1.屏幕
種類
★LCD:雖不存在低頻頻閃問題且視覺上更舒適,但還在“十八線”倔強生存著,是的,它有一大批fans!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聽到很多次“LCD永不為奴”
★OLED:全面性很強,柔性可彎曲、支持屏下指紋、超輕超薄、色彩鮮艷等。
所以盡管很多“黑粉”還是孤軍奮戰的沖到了C位,品牌紛紛和它合作。還專門出了“DC調光”功能為它服務,想要逐步得到大家的心。我們在預算充足的條件下,酷友選擇支持DC調光的機型,DC調光比PWM調光更強嗷。
★OLED的排列:
Pentile排列、RGB-Delta排列、鉆石排列(三星研制)、京東方RGB-Delta排列、京東方2in1(周冬雨)排列。目前受到好評最多的排列是鉆石排列。
★尺寸
現在一般把小于6寸的稱為“小屏機”,大多是6-7寸之間。
●小總結:
個人覺得6.5寸左右就OK了,日常使用看視頻都適宜嗷,我現在用的這部就是6.56嗷,覺得剛剛好,所以我們在選的時候可以看自己的喜好,如果平時喜歡用手機看劇追番的可以買大屏幕的,
如果不愛看視頻的,單純日常打電話聊微信的可以選擇小屏點的,因為小屏比較容易手持,還可以保持手臂的美感(手機太重會變麒麟臂)
最重要的是,小屏幕手機方便攜帶嗷,想想以前手機直接放褲兜,現在的手機普遍放不下,得背包包,因此很多人靠“手機包”發家致富。
★分辨率
一般為1080p(2160*1080),1440p(2880*1440),有時候廠家會定制,如小米11定制的3200x1440,華為Mate40Pro定制的2772x1344。
●小總結:
分辨率挑選簡單點就是選數字大得組合,所以一般不選1080p。
★刷新率(幀數,Hz)
含義:屏幕每秒畫面更新的次數。游戲黨很追求的因素之一,目前一般為60幀、90幀、120幀。
●小總結:
目前120幀的機型也不多,但未來可期,選的時候,還是數字越大越好。
2.攝像
各大手機品牌的一大亮點,是廠商的最強競爭之一,也是大家的追求之一。最近發布的機型大家也看到啦,攝像方面大家都在激動預熱
★像素
通俗理解:選像素也是看數字大小,但好的照片需要相許和圖像傳感器相結合,而非單憑像素“一人”
●小總結:
像素一般有4800萬、6400萬,現在甚至有1億、2億,未來可期!加油!
★圖像傳感器CMOS
“底大一級壓S人”之中的“底”就是圖像傳感器,依舊選擇數字大的,特別是喜歡攝像首選影像的用戶
●小總結:
常見的圖像傳感器尺寸1/1.28英寸、1/1.33英寸、1/1.43英寸、1/1.73英寸、1/1.79英寸、1/2.55英寸
★廣角鏡頭:適合日常拍攝
★超廣角鏡頭:適合拍攝大場面的風景照
長焦鏡頭:適合拍攝遠處景物的細節(小望遠鏡)
★變焦:長焦的好搭檔,擔當是助理
★防抖:OIS光學防抖優于EIS電子防抖
●小總結:
想拍好一張照片,需要多個鏡頭好好合作,更需要我們發現美的眼睛
電池容量的單位是mAh,
★目前安卓旗艦機一般配置4000mAh以上容量的大電池。
★蘋果系列機型一般不超過4000mAh,甚至有不足3000mAh的。
●小總結:
OPPO在2015年因“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開啟了手機快充競賽的時代,各家都有支持快充的機型,普遍55W、65W、66W。目前最高120W有小米、iQOO、黑鯊、努比亞、紅魔。
如果支持快充,充電速度會更快,快充實力與數字大小成正比例。
比如目前我用的手機支持120W快充,20分鐘內充滿。
★內放:通過耳機輸出的音質。
耳機孔“靈魂搭檔”有線耳機逐步被藍牙耳機代替,現在很多廠商也不做耳機孔了,耳機孔在逐步消失,是有線耳機黨的我對此表示很遺憾。
★外放:
游戲玩家、視頻愛好者、音樂黨最注重的因素之一,
與外放相關的熱詞“雙揚聲器”,它可以使外放的聲音更立體,耳朵黨的福音。
除了靜音模式下都會使手機發出震動給人提醒,
★線性馬達比轉子馬達的感知更強、更有方向性、更占空間率。
由于震動方向的不同,線性馬達又分為橫向運動的X軸馬達和縱向運動Z軸馬達,
X軸的性能更優越性價比也更高。
●小叨叨:
我目前在用的機型就是雙X軸線性馬達,在打字、玩游戲操作的時候震感明顯
①iOS系統:蘋果獨家iPhone手機特有的
②安卓系統:各大安卓手機廠商都有獨家研制的系統
如:
★小米 MIUI
特點:免費自定義主題數量極多,小功能很強,版本更新頻率高
華為 EMUI、Harmony OS鴻蒙
特點:成熟穩定,功能偏向商務應用,安全性很高
OPPO Color OS
特點:簡約、輕快、直觀、便捷
VIVO OriginOS
特點:獨創的華容網格界面設計,可玩性很高
魅族 Flyme
特點:小而美、清流
小總結:
手機都有自家的系統,每一個都有各自的特點,在酷安5個多月聽的最多的話之一就是和小米Bug相關,我個人用過小米手機,感覺雖偶爾有小bug,但能用呀;在用的機型系統是橘子系統,覺得也蠻好的就是時常對換主題有點懵懵的,它經常提醒我要切回經典模式,操作流程讓我覺得有點小麻煩。鴻蒙,Color OS,Flyme,每個系統都在逐漸發展成熟了,未來可期!
1.藍牙
可以傳送文件、軟件、圖片、視頻等。每個品牌都有的功能,簡單直接方便。
2.重力感應
簡單理解為當你手機在轉動變換姿勢的時候,重心發生改變,它可以自動感應旋轉屏幕,也就是自動感知變成橫豎屏。但很多人會自主先關閉手機里的這個功能“方向鎖定”
3.紅外傳感器
簡單理解為“遙控器”,方便直接用手機操控家電,但前提是手機與家電都有紅外傳感功能,且兩者之間距離要近。
優點:智能便捷,傳輸速度非常快。
缺點:耗電量大,可能會危及電池的壽命。
●小總結:
小米在紅外做的很優越,在大學教室沒有空調遙控器的時候,小米手機的紅外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堪稱夏天的”救命“神器。
4.NFC
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充當門禁卡、交通卡等。
●小總結:
NFC很便捷,比如錄入門禁卡,可以不怕沒有帶實卡出門了呀
今天數碼小知識分享就到這里結束了,這篇文章也僅對小白向用戶進行科普,有什么需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