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與老公、兒子一起承包了250畝水田養殖螃蟹,經過不斷地提高養殖技術,今年的螃蟹個大肥美,預計每畝產值9000元左右,家里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2021年豐收節前夕,江西彭澤螃蟹養殖大戶毛愛霞高興地告訴“農民豐收節長江之歌融媒體行”記者。
長江沿線彭澤段水好生態好,產業好,被譽為蕞美長江水岸線。
在彭澤江水螃蟹養殖基地,凱琛特色水產科技園總經理李云峰介紹說,凱琛蝦蟹采取續活技術,保證蝦蟹在儲藏運輸期間的鮮活性,實現了豐富百姓菜籃子的目的。目前銷售輻射面積覆蓋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一年四季有鮮活蝦蟹的供應。
九江凱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國平向記者介紹道,“凱瑞采取的加工技術是國內先進技術,加工的冷凍小龍蝦、基圍蝦及其它水產品都是China標準,加熱三分鐘即可食用。在價格上采用薄利多銷的原則,一盒只賺一元錢,目前日銷125萬盒。”
9月17日,彭澤縣委書記歐陽明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彭澤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堅持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極策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跨越,確定蝦蟹作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以“稻蝦共作、稻蟹共作”為主要模式,成功創建級別高一點現代農業產業園、China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歐陽明華說,“對集中連片50畝以上的稻蝦、稻蟹綜合種養戶,縣財政每畝獎補300元;為鼓勵養殖戶購買小龍蝦保險,提高抗風險能力,對集中連片50畝以上的養殖戶每畝保險費政府補貼75%,農戶只要承擔25%,一方面加大對種養殖戶的扶持,另一方面提高種養殖戶抗風險能力。在多種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我縣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達到15萬畝,位居全省第壹。”
記者了解到,彭澤縣依托生態與鄉村振興研究院等平臺,定期組織園區農業人才開展農技培訓。幾年來,平均每年邀請國內知名水產可能舉辦技術培訓班15期,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2800人次以上。目前,全縣已培養蝦蟹養殖能手200多人。為將蝦蟹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實現“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就業崗位盡量留給農民”的目標,彭澤縣依托凱瑞、凱琛等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小龍蝦產業已經形成了從育種、養殖到加工、活儲及銷售的全產業鏈條。同時,旅游、民宿、農家樂等新業態新經濟蓬勃興起,極大帶動了農戶創業增收和鄉村全面振興。據統計,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6萬元。
在發展蝦蟹產業的同時,彭澤縣注重環境保護,保護好長江一江清水。歐陽明華說,“傳統農業以畝產論英雄,現代農業以品質論英雄。近年來,我縣堅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全域推進有機農業,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按照“產地生態、產品綠色、產業融合、產出高效”的要求,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在China現代農業產業園內打造了5萬畝生態種養區,全域推行“稻蝦稻蟹”種養模式。大力提倡節水、循環水養殖技術,使用微生物菌種改良等辦法,清除水土中的農藥、化肥殘留,農業園區土壤有機化改造達到百分百。結合漁業發展獎補資金項目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開展養殖尾水設施示范區建設,覆蓋面積達5.6萬畝以上,帶動了全縣漁業產業綠色發展。(張淑芳攝影)
(華夏日報江西記者站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