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大小多少》共有四節,每一節都是結合圖片和文字引導學生感受“大小”和“多少”。內容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別說是一年級小朋友,就是成年人讀起來都童心大發。這首兒歌,除了要引導小朋友學習生字,筆畫,偏旁,還要小朋友知道“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 ,明白不同大小,不同數量的事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
一、出示貼畫,正確朗讀課題。
1.出示貼畫“牛”和“貓”,讓小朋友們說說,它們誰大誰小?老師根據回答書寫“大小”,小朋友正確朗讀。
2.出示貼畫“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問小朋友,哪一張畫上,小動物數量多?老師相機書寫“多少”。指導小朋友讀好課題。“少”是翹舌音。告訴小朋友:“大”和“小”,“多”和“少”是意思相反的詞,叫反義詞。下面讀兒歌,哪些東西大,哪些東西小,哪些東西多,哪些東西少呢?
二、范讀引導,拼讀生詞,正確朗讀兒歌
1.老師范讀,小朋友跟讀。然后小朋友自己練讀幾遍。把文中的生字詞展示出來,讓小朋友認讀。在認讀中糾正讀音,“蘋 píng、 杏 xìng ”是后鼻音, "棗 z?o"是平舌音,"只 zhī 、少 sh?o"是翹舌音,“牛 niú”是鼻音“邊 biān,黃 huáng”是三拼音節,讓小朋友們拼一拼,復習一下漢語拼音。
2. 兒歌中的數量詞中“一”的變調,在《秋天》里學過,聽老師范讀后,小朋友自己嘗試著讀“一”在不同的量詞前的不同讀音。如“一 yì 頭”"一 yí 個 "
3.小朋友流利地朗讀兒歌,可以拍手伴奏讀,可以一人讀一行,配合朗讀。可以做動作朗讀,用多種形式,引導小朋友朗讀熟練,讀出節奏。每段尾音可以拉長或強調,小節與小節之間要有明顯的停頓,感受朗讀 的樂趣。
三、多種方法記生字,學習筆畫偏旁
寫好生字小朋友朗讀兒歌,非常棒!那記字、寫字肯定也很好。
1.認識兩個新偏旁:反犬旁和鳥字邊。跟老師學寫反犬旁,撇,彎鉤,撇。反犬旁的字,一般都跟四腳獸有關,如狗、狼、豬……。出示這些字,讓小朋友認讀。跟老師學寫鳥字,撇,橫折鉤,點,豎折折鉤,橫。重點再寫一遍豎折折鉤,小朋友讀對名稱,書空。鳥字邊的字,一般都和鳥有關,如鴨、雞、鵝……出示這些字,讓小朋友認讀。
2.問小朋友,帶有木字旁的字文中有哪些?“杏、桃、果”。讓小朋友明白,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聯,這樣歸類識字,效率高。
3.記住生字,我們就能寫出漂亮的生字寶寶。先跟老師學寫“小”,老師提醒小朋友:第壹筆豎鉤壓在豎中線上,左右兩點要勻稱,左點要比右點略低。
學寫“少”,第壹筆豎鉤壓豎中線,左右兩點要勻稱,左點比右點略低。
學寫“牛”,第壹筆是豎,不帶鉤,第四筆要稍長,托住整個字。
學寫“果”,先寫“曰”再寫“木”,豎筆從上寫到下,壓住豎中線,蕞后撇和捺。
學寫“鳥”,第三筆是點,第四是豎折折鉤,橫向的折段要拉寬些,蕞后一筆要拉長一些。
老師范寫,要求小朋友觀察老師書寫的筆順。再讓小朋友描紅,臨摹。
四、圖文結合,聯系生活,讀懂兒歌
圖1,牛和貓相比,誰大誰小?讓小朋友說說,牛有二十幾個小朋友那么大,小貓沒有一個小朋友大,大的動物用一“頭”,小一點的動物一般用“只”,引導小朋友聯系生活運用數量詞:一頭牛,一頭大象,一頭豬……一只老鼠,一只小鳥,一只雞……出示一頭大象,一只老鼠。小朋友模仿第壹小節說話:“一個大,一個小,一頭大象一只鼠。”
2.圖2,小朋友看圖知道,許多動物聚在一起,叫“群”,創設情境讓小朋友說,許多人聚在一起叫“一群人”,許多大雁排隊向南飛,叫“一群大雁”。
3.圖3,小朋友觀察蘋果和小棗,可以用手比劃一下,蘋果的形狀,說“蘋果大大的”,用大拇指和食指圈成棗子大小,說“棗子小小的”。再出示一張西瓜圖片,讓小朋友們對比,西瓜大,蘋果小,幫助小朋友形象化地感知大小的比較是相對的,不是不變的。啟發小朋友:一些圓形的粒狀的事物,可以用“顆”,如一顆珍珠,一顆葡萄,一顆黃豆,一顆玻璃球,讓小朋友直觀感受 “顆”的適用對象。
4.圖4,小朋友看圖上水果,說說哪是杏,哪是桃,理解“堆”的意思,聯系生活說說看見什么東西成堆放著的?如一堆山芋,一堆稻谷,一堆土,一堆石子……
五、拓展練習,實踐運用
1.學完課文,指導背誦。適合采用扶一扶,到放一放的步驟,讓小朋友背誦,如先出示貼畫,和數量詞,一個(),一個(),一頭(),一只()。學生看圖補充背誦;再擦去文字,看圖背誦;蕞后不看圖,直接背誦。
2.課后第二題是讓小朋友讀一讀,記一記,積累帶量詞的短語,讓小朋友比較朗讀,感知大小不同,數量不同的事物要用恰當的量詞來表示。出示題目,讓小朋友練一練:一()豬 一()狗 一群() 一()寶石 一()梨 一堆()再出示圖片,讓學生說數量短語,出示許多人的圖片,一()人;出示一只老虎的圖片,一()虎;出示一筐蘋果圖,一()蘋果……
3.對于能力高一點的小朋友,還可以讓他們模仿課文的句式,用上數量詞編一節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