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中秋節,在這個萬家團聚、舉杯共慶的日子里,你是陪著父母,還是伴著妻兒;守著一室溫暖,還是看著一彎明月?
然而,有這樣一群病患,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卻不得不跟家人分開——因病“留守醫院”。想著別人家的賞月品餅,心,總是有點孤單,為了能讓住院患者在醫院同樣能夠感受到中秋佳節的氣氛,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情及關懷,中山市中醫院內五科醫護人員與“留守”患者歡聚一堂,共同唱歌、猜字謎、在燈籠上書寫心愿與祝福、品嘗甜蜜的月餅等,一起共度中秋佳節。
活動在醫護人員歡快的《中秋打月餅》等歌聲中中拉開序幕。
在猜謎環節,腦筋急轉彎問答妙趣橫生,引得患者笑聲不斷,氣氛融洽而和諧。猜對謎題的患者還有精美的小禮物收哦。
六十多歲的華姨感慨道:我這個年齡很尷尬,兒女們都有自己的工作,還要照顧自己的兒女,沒有時間照顧我,老伴又不在了,平時住院出院都是一個人,有什么需要幫助的,都是醫生護士幫忙完成。這樣的中秋活動,跟著他們,就好像跟著另一個家,在另一個家里過節,很感動,很感動。
三十剛出頭的小伙子李小哥也因為疫情的關系被留守在了醫院,此刻正和妻兒用手機視頻。他說,家里還有父親母親妻子和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回不了家,只能視頻連線,讓他們覺得我在醫院并不孤單,在醫院也有濃濃的節日氛圍。
他說:“過節的時候不能陪伴在家人身邊,作為兒子作為老公作為爸爸還是覺得有點虧欠他們,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家屬方便上來探望,方便和家人團聚。”他很羨慕隔壁床的老爺子,趕在中秋前一天出院回家,特別開心,步子邁的比年輕的小伙子還大步。
“我們想借助中秋節這個活動,讓患者在醫院也有過節的儀式感,也能開開心心的吃月餅過個節。但是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月餅過于滋膩,含有血脂、膽固醇,因此,我們配上了山楂枸杞茶、陳皮枸杞茶,可解膩去油,健脾養胃早。”中山市中醫院腫瘤科護長陳小平說,在過中秋的同時,還能向患者科普中醫養生,指導飲食。
陳小平認為,作為醫護工,除了醫治患者的身體,更要懂得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讓每一名患者在面對長期的治療都有信心。
“看著患者開心的笑容,我們特別開心,覺得自己的堅守特別有意義。讓患者有家的感覺,只有這樣,醫患之間才能相互理解,社會才會更加和諧。”陳小平說。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曾艷春
【視頻/圖片】楊彥
【通訊員】黃琳
【】 曾艷春
【】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