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聞社
記者:林春茵
中秋節來臨前,
家住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的小晨
回不了家過節,
卻在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的隔離病房里
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福建省立醫院護理組的“大白”們,
為他布置了一個溫馨的生日party:
金燦燦的充氣字母,
蛋糕、蠟燭、禮物、祝福,
還有生日歌和歡呼聲。
圖片福建省立醫院護理組
在隔離酒店的小云,
也得到了大白姨姨們的生日祝福!
阿狗!生日快樂!
祝你早日康復,
人生再無傷痛和別離。
在莆田方言里,
“阿狗”是對寶貝孩子的“昵稱”。
“過去,過去,阿狗過去。”
一聲聲叮嚀,
道盡多少心酸
一次次回頭,
流盡多少害怕的眼淚
視頻中這個孩子,
同樣來自仙游縣楓亭鎮。
過去幾天里,
這樣的別離在鎮上時時上演。
195億人次的觀看,
24.4萬個點贊
我們只想說,
阿狗,加油!莆田,加油!
仙游當地孩子拿起畫筆,表達對同齡人的鼓勵和祝福。三幅圖為莆田學院附屬實驗小學的兒童畫。
對于孩子們來說,
他們要跨過三重門:
一重是走出家門,
和父母家人別離。
二重是進入隔離病房,
面對孤獨和害怕。
三重是打敗新冠,
早日康復。
爸爸媽媽不在,
阿狗,過得好不好?
那200多位陽性感染者,
能不能治好?
讓醫護團隊來解答吧!
孫嘉靖:福建省立醫院護理組護士,“90”后,福建援鄂隊員,業務精湛,沒有孩子但被科室里媽媽級的同事夸贊“哄小孩真有一套”,“因為從小我姨家是開幼兒園的”。
護士孫嘉靖和五歲的小妹妹一起把畫貼上墻。福建省立醫院護理組供圖
以下為孫嘉靖口述
11日17時,福建省立團隊抵達莆田,次日8時,隔離病區里兒科開科,一些規章制度、病區管理,都照著武漢經驗來。第壹件事調房調床。我注意到一個5歲10個月的小妹妹總是在哭,原來爸爸媽媽不在,9歲的姐姐和同學又住在另一間病房。我們給她們調了房,小妹妹和姐姐住一塊,姐姐舍不得同學,同學也住過來了。三個小女孩嘰嘰喳喳過一天,小妹妹整個人就開心了。
男孩子們是有點個性的,畫畫、看繪本,連飛行棋,他們都覺得太幼稚了。他們提出要玩象棋,陀螺。好,聽醫生的話就給買。我們自己掏錢買了來做禮物和獎品。
孩子們用被子搭出一個小山洞,象小青蛙一樣,在小山洞里趴著、畫畫、看書。小孩子在這里邊是要開心的。我們要營造屬于孩子的氛圍,孩子們要恢復原來的生活,才有秩序,才有安全感。
現在小孩子們非常信任我們。三歲多蕞小的那個小姑娘,開始一直哭著找媽媽,同房間的小哥哥們都幫著我們帶她玩。前兩天我上白班一問,妹妹晚上還有沒有哭,太棒了,整夜好好睡,莆田的孩子啊,比別人更早地吃了苦,心靈也有很大的成長。
現在,我一進門叫聲“趴下”,所有的孩子都趴得乖乖的。
為什么要趴下?
福建首批援鄂醫療隊
重癥組組長尚秀玲作出解答。
尚秀玲:福建省立醫院ICU深耕13年,福建首批援鄂醫療隊重癥組組長,曾把無數的人從鬼門關拉回來。在福建接管武漢病區的48天里,沒有一名患者死亡。
以下為尚秀玲口述
“趴下”是治療新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俯臥位治療”。新冠肺炎患者趴著,肺部的通氣和血流的比例可以更加均勻、匹配,這樣病人就不那么低氧。
在武漢,有位劉阿姨出院時一直跟我講,我就是聽你的趴下,“撲倒睡”才睡好的。
呼吸機要用,但也不是想用就隨便用。人的肺泡就象一串葡萄,有大粒小粒。呼吸機氣打多了小肺泡會爆,氣打少大肺泡“沒感覺”,打氣要控制好力度,才保證每粒肺泡能夠剛剛好。所以,我們的團隊對每一個步驟都十分嚴謹。
好消息是,目前ICU里的所有病患還沒有嚴重到上ECOM,病情都可控。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里,醫護人員當起小患者的臨時媽媽,一起搭積木。福建省立醫院護理組供圖
護士媽媽們說,莆田的孩子將來以后會是特別堅強的孩子。福建省立醫院護理組供圖
除了“趴下”,
還有另外的法寶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福建工作組醫療組組長、
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隆云,
9月11日進入莆田,
坐鎮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隆云說,我們已提前做好準備,
會更多地側重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
把我們蕞強的治療措施用上,
可以更好地康復。
目前,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收治214例患者(泉州轉診的21例,莆田市193例),年齡蕞大83歲,自小3歲。其中,14歲及以下兒童81例。目前China省市共有500多名醫務人員參與救治,其華夏家級可能、福建省級中醫和西醫可能200多人。
9月20日,
莆田市舉行的第11場新聞發布會上,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院長蔡建榮說:
級別高一點、省級可能每天查房,每天早上定期召開China、省、市三級可能聯動病例討論會,聯合會診,“一人一案”,隨時優化。主要予以止咳祛痰、營養支持、適當體位引流、心理疏導、中藥制劑及增強免疫力等對癥治療,必要時給予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抗病毒治療。
我們對兒童側重精神安撫和心里疏導;對青壯年側重觀察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老年人側重監護、加強營養、呼吸支持等。
目前,危重型、重型病例病情穩定。
我們一定全力救治,精準施策,愛心呵護,請華夏人民放心!
原標題:《“阿狗,生日快樂!”》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