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特別chinatimes)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
長期以來市場集中度偏低,一直被形容為“小散亂差”的公路零擔貨運業在社會生產生活中作用日益凸顯,頭部企業開始在資本加持下對行業的覆蓋與控制力變得更強。這一系列變化都顯示出這個“萬億級”市場競爭環境正在升級,并且集中度有望在資本市場助推下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在零擔快運領域市場份額以及增長速度都保持領先的安能物流在9月19日更新聆訊后資料集,這意味著其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成為港股“快運第壹股”。
運輸成本大幅下降
隨著華夏商業和貿易數字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市場對覆蓋華夏、及時、綜合及可靠的零擔運輸服務產生了巨大的需求,華夏性的零擔網絡逐漸成為連接商業、制造業和供應鏈的重要基礎設施。灼識咨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華夏公路運輸市場總規模達6萬億元,是世界上蕞大的公路運輸市場。
在這樣的市場基礎之下,能夠更早建立起以成熟運營模式以及完善基礎設施為主體的運營框架顯然更有機會在格局未定的情況下占得先機,比如安能物流通過創新貨運合作商平臺模式,幾年間取得貨運規模指數級增長,業績、盈利能力行業領先,逐步成長為國內公路零擔快運領域的領先企業,并有望借資本市場進一步鞏固優勢。
安能物流方面介紹說,通過建立貨運合作商平臺模式,在國內零擔行業建立了堅實的網絡基礎。據介紹,其廣泛的分撥網絡縮短了網點與分撥中心距離,提高了規模經濟效益。受益于廣泛的分撥,安能物流的平均運輸次數從2018年的1.52優化到2019年的1.48及2020年的1.38。
為了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安能還投入高運力卡車,優化單位輸出,降低單位成本。截至2021年4月30日,安能物流的自營車隊由約2400輛干線高運力卡車牽引車和3600多輛掛車組成。作為營業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安能物流的單位干線運輸成本從2018年到2020年下降了22.7%。
招股書顯示,2018年,安能物流零擔業務收入48.13億元;2019年,零擔業務收入53.35億元,同比增加10.8%;2020年收入70.82億元 同比增加32.7%;2021年1-4月,安能物流營業收入28.37億元 同比增加127.0%。2019年,安能物流經調整凈利潤為2.10億元,2020年經調整凈利潤6.54億元,2019到2020年經調整凈利潤率為3.9%、9.2%。2021年1-4月,經調整凈利潤為1.83億元,調整后凈利潤率為6.5%,對比2020年同期經調整凈利潤則為4633.8萬,調整后凈利潤率為3.7%。
新“玩家”進入
隨著包括安能物流以及福佑卡車、滿幫等一批新形態公路貨運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再加上一批傳統物流企業借助自身資源優勢投身到公路貨運領域的競爭,這個市場潛力巨大的行業也將在未來一個時期進入新的競爭階段,并重構格局。
物流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已不僅僅拘泥于人力的效率提升。只有通過與科學技術相融合,物流才能既深度服務于各產業數字化進程,又促進自身數字化變革降本增效,實現雙向良性互動。
據安能物流方面介紹,其目前已經建立起從發貨跟蹤到網點管理、分撥、干線運輸,再到提供客戶服務。安能物流開發了一套專有的、貫穿整個營運流程的數字化工具,以整合和分析其管理系統的大量運營數據,幫助管理整個網絡和平臺生態系統。
目前,安能物流通過自主研發的IT系統全面數字化運營的每個環節,可提高實時數據跟蹤、智能網點管理、路線規劃、分撥管理及為終端客戶提供智能客服等多方面能力,能夠在關鍵管理流程進行實時決策。
新技術對平臺運營的網絡效率提升以及降低成本方面作用明顯,據艾瑞咨詢數據,2020年,其他快運網絡的單位營業成本范圍一般為人民幣600元至人民幣900元/噸,而安能物流零擔業務單位營業成本為人民幣591元/噸,是華夏快運網絡中蕞低者之一。
安能物流表示,未來還將繼續滿足快速變化的商業體系所帶來的對綜合運輸服務的需求,鞏固行業領導地位,加速華夏零擔行業的整合,保持強勁的盈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