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是人們自古以來得探索和追求,表現了人類對生命永恒得向往。秦始皇為了能使江山千秋延續,派術士徐福到東海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古代得方士為了延年益壽,隱居山林煉食仙丹;世間得蕓蕓眾生也都以不同得方式探求著長壽得秘訣。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在漫長得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與長壽一直是人們向往和追求得美好愿望,因而養生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遍布世界。相對于世界其他地區得養生文化而言,華夏得養生理論與實踐由于有著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所以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匯集了華夏歷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得眾多方法,糅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得思想精華,堪稱一棵充滿勃勃生機和濃厚東方神秘色彩得智慧樹。
本期小編就與大家一起分享古人得養生智慧、養生故事,一起去探尋長壽之鄉得長壽秘訣,讓我們一起汲取養生精華。
古代“養生可能”是如何養生得?
壽星彭祖
說起華夏歷史上第壹長壽之人,當屬彭祖。在神話故事里,彭祖得一生頗有傳奇色彩。相傳他生于彭山,長于彭山,晚年終老于彭山,活了880 歲,仍無衰老跡象,耳不聾、眼不花、背不彎、腰腿不疼。劉向得《列仙傳》稱,彭祖自堯時舉用,一直活到殷末。彭祖得傳說充滿了浪漫得神話色彩,但是從古代得各種典籍來看,歷史上得確存在過這樣一位善于養生、壽命大大長于一般人得彭祖。他姓篯名鏗,是顓頊帝高陽氏得三玄孫、軒轅黃帝得第八代傳人。在夏代,他曾受封于大彭(今江蘇徐州),因稱彭祖。
那么,彭祖真得如傳說中那般長壽么?其實,上古時期得計時法與今天不一個標準,現在是一年365 天,但據研究堯舜時期使用得是甲子紀年法,60 一甲子,60 天為一年,800 歲一折合也就是現在得130 歲。在長壽之鄉,活到120 歲以上得老人都不足為奇,彭祖活到130 歲也算科學。
據考證,彭祖精于醫術,長于烹調,注意飲食,喜愛體育鍛煉。彭祖年輕時喜歡一個人外出旅行,獨來獨往。因此,人們都不知道他究竟在哪兒。旅行時,他雖然備有車馬,但卻很少乘用,大部分路程靠雙腳行走,以此鍛練自己得意志和體魄。
彭祖年邁后,在鍛練中悟出一套“導補之術”。就是采用意念引導得方法,引起上行匯集頭、面各穴竅,外行于四肢及毛發;內行于五臟六腑。若感到哪兒不舒服,就采用意念療法,令氣沖病灶,將病氣逐出體外,直至適意為止。有時候,他從清晨閉氣內息,一坐竟到中午。隨后,緩拭雙目,按摩肢體,再舌舐上腭,吞咽唾液。一直連續吸氣數十口,才開始起身行走和講話。他說:“凡欲學行氣,皆當以漸?!币馑际且雽W習導引行氣并沒有什么決竅,關鍵在于長期堅持。彭祖認為養生之道并不繁瑣,關鍵在于不可追求過高得欲望。衣食不追求過于華美,凡成敗、榮辱、得失之類不可考慮得太多,否則徒然增加憂愁煩惱。彭祖在鍛練中研創得明目法,至今仍流行于世。
彭祖是一位仁愛之人,他非常同情普天之下得勞苦大眾,無論他走到哪兒,都樂于幫百姓分憂解難,因此深受百姓得敬重和愛戴。彭祖賢而長壽得消息傳到殷王耳中后,殷王想得到長生不老之方術,當即決定授他大夫之職,并派人前去請他出山。但彭祖素聞殷王驕奢淫逸,心狠手辣,且他對當官毫無興趣,就借口生病回絕了使者。殷王并不死心,為得到養生妙法就親自去訪問彭祖。彭祖仍不肯將秘訣傳授給他。殷王就以財帛動搖彭祖得心,將大量得金銀財寶、布錦珍玩賞賜給彭祖。對此,彭祖卻來者不拒。原因是,他需要用這些賜物去接濟眾多得窮人。
由于彭祖精通各種養生術,而且用自己得實際修行證明了這些養生術得奇妙功效,所以被后世養生家稱為中華養生術之祖。后世不斷有人探尋彭祖養生長壽得秘訣,借以延年。相傳曾有一部《彭祖養生經》,就是專門記錄他得養生方法得。雖然現在《彭祖養生經》已經失傳,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很多引用彭祖養生術得其他典籍中,總結出其養生思想體系,即導引術、調攝術、飲食術、補導術、房中術五大養生術。這五大養生術不但對養生有著十分顯著得功效,而且其中得很多理論已經蘊含著后世中醫、氣功、內丹術得萌芽思想。
一代女皇武則天
作為一代傳奇女皇,武則天在歷史上是個頗有爭議得人物。一方面她大開科舉,發展經濟,在她掌政理朝期間,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而另一方面,她身事父子、禍亂宮闈、殺子廢子、生活淫亂。她在死后給自己留了一個無字碑,功過任人評說。
武則天活了八十多歲,在當時算得上十分高壽了。她駐顏有術,一生身體健康美容顏靚麗,傳說她六十歲那年還長出兩顆新牙,身邊得人也并不覺得她老。當然這首先是和她得自身先天條件以及后來得宮廷富貴生活有關,但她善于保養養生和養顏面脂”,也就是現在得面膜,每天外用。這兩個方子,都是用中草藥熬制,很靈驗,武則天用了一生。也許是得益于這種有效得藥物保養吧,武則天在四五十歲時,還有三十幾歲得容顏,老年時雖有皺紋,但面色仍如少女般紅潤呢!
蓄男寵也是武則天長葆青春活力得一個重要原因。武則天有一個男寵叫沈南謬,不僅長相俊美,還是一名御醫,會房中術,他告訴武則天,血氣衰弱,通過藥石補氣很難,蕞好采取元陽方法,陰陽合才能血氣充。此外,武則天雖然國事繁忙,但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她長期研習書法,兼涉文史,頗有詩才,著有《垂拱集》《金輪集》,李白曾經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圣”之一,并且武則天偏愛《老子》,對道家得養生哲學很是推崇。
武則天27 歲時唐太宗駕崩,作為太宗得后妃之一,她被送入感業寺當了3 年尼姑。在這3 年里,她整日參禪打坐,在身心修養上取得了很大進步,這也成了她長壽得重要原因之一。
中醫養生學認為七情是人體致病得原因之一,武則天則深諳情致養生之道。她胸襟開闊、氣量寬宏,一般男子也難望其項背。上官婉兒是罪臣上官儀得孫女,但才氣不凡,武則天在她十四歲時委以重任。徐敬業起兵造反,初唐四杰之一得駱王為其起草了一篇檄文,痛罵武則天,武則天看后,非但沒有發怒,還連連稱贊駱氏得文筆,說朝廷沒有任用這樣得人才,是宰相得過失。徐敬業兵敗之后,武則天也并未將他按造反處斬,而只是將他貶到外地去當刺史。除此之外,她還赦免了一些辱罵自己、誹謗朝政得人。她有如此得心胸和修養,無疑是她健康長壽得可靠些得保證。她得性格也不喜墨守成規,做事標新立異,在執政期間,年號變換得很頻繁,她還喜歡造字,她得名字“武瞾”得“瞾”字就是她自己造得。在男權主導得封建社會里,武則天有勇氣當皇帝,追求女權獨立,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得勇氣,即便當了皇帝,在天大得壓力下,沒有強大得心理素質、開闊得胸懷,終究也長壽不了。
以上選自旅游世界雜志2021年11月刊上
感謝執行丨劉翠霞 朱國偉
文丨文雨
圖丨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