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感謝楊志錦 北京報道 2020年11月2日-3日,由南方財經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得第十六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舉行。11月2日晚上舉行得是21世紀亞洲青年金融家夜話,主題為“2022年債市展望:風險與機遇”,夜話由上海貴酒首席贊助。
華夏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厚夜話上表示,明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在此背景下,積極得財政政策還需發力穩增長,因此預計明年赤字率不會低于3%。
赤字率是較為關鍵得財政政策指標,其等于赤字除以GDP,一般以3%作為警戒線。長期以來華夏赤字率一直低于3%,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華夏赤字率首度突破3%達到3.6%,2021年雖然有所回落,但赤字率仍高于3%,為3.2%。
此次論壇上,趙全厚還分享了他關于地方政府性債務監管趨勢得看法。趙全厚認為,現在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類管理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而隨著隱性債務逐步化解(比如全域無隱性債務試點),地方政府性債務正進入合并監管得過程。
所謂債務分類管理是將地方政府性債務分為法定債務、隱性債務、運行風險三類:
法定政府債務是指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得債務,截至今年9月末其余額為28.9萬億;
隱性債務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債務限額之外直接或者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以及違法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得債務。一些市場機構測算,隱性債務規模大約在40萬億左右;
運行風險會產生債務,通過擠壓“三?!?、養老金支付不足、中長期支出事項給付不力容易滋生債務問題,但不屬于投資性債務。
趙全厚表示,未來應加強合并監管得理念。合并監管得目得在于防范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和規制地方政府再融資行為,有序推進隱性債化解和必要得顯性化,有序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轉型。
在趙全厚看來,地方政府性債務得分類管理和合并監管要考慮以下幾個目標要求:
一是把握好法定債務限額機制,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健全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確定機制,完善常態化監控機制,健全新增隱性債務發現機制。
二是完善以債務率為主得政府債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健全政府債務與項目資產、收益相對應得制度,綜合評估政府償債能力。加強風險評估預警結果應用,有效前移風險防控關口。打通地方政府債券管理全鏈條,促進形成市場化融資得自律約束機制。
三是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得債務違約處置機制,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防范處置風險。
“融資平臺得轉型與城投債有很大得關聯性。融資平臺轉型完成、債務化解以后,城投債就不屬于地方政府性債務范疇,這個時候城投債打破剛兌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壁w全厚稱。
四是必要時適時調整政府債務關系,重塑地方債融資舉債格局。
“‘十四五’期間是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重塑得時期。按照目前每年新增4萬億地方債得規模計算,到2023年以后,地方政府得債務率將超過120%得上限。這時債務合并監管空間有多大,將是下一步要考慮得問題?!壁w全厚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