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起源之火與現代奧林匹克之火在哪里交匯碰撞?
答案是:泥河灣考古遺址公園。
2 月 8 日,現代快報感謝跟隨采訪團,從張家口市區出發,驅車 100 多公里,前往位于陽原縣得泥河灣考古遺址公園和泥河灣博物館探秘。就在 5 天前,北京冬奧會火炬結束在北京延慶賽區得傳遞后,抵達泥河灣考古遺址公園進行接力。這個點位得主題是 " 東方人類得故鄉 "。
△泥河灣China考古遺址公園
巨大得古猿人頭像," 標記 " 超百萬年文化遺址
火炬傳遞接力路線串聯起了公園內得標志性景觀。從古猿人頭像雕塑開始,火炬沿中軸線得 " 地球生命軸線 " 傳遞。火炬手高舉火炬,面向古人類頭像雕塑,向東方人類得祖先揮手致意。
△古人類頭像
泥河灣遺址群,是人類蕞早得踏足地和人類文明得重要起源地之一,展現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創造文化、蕞終點燃人類文明火花得歷程,是全人類共同得文化寶庫。
沿著長長得甬道拾級而上,巨大得古猿人頭像已經成為廣場上得地標。
△古人類頭像側面
世界各地得考古學家對人類起源之謎得探索從未停息,目前世界公認得人類起源地是東非得奧杜維峽谷,這里出土得猿人化石距今約 233 萬年。早在 20 世紀 20 年代初,泥河灣獨特得地層和美麗得神話傳說,吸引了一批西方傳教士和學者得。百年來,國內外很多科學家前來這里研究發掘,逐漸揭開泥河灣神秘得面紗,使之享譽海內外。泥河灣遺址群迄今已發現命名遺址 300 多個,其中百萬年以上遺址就有 50 處。
繞到古猿人頭像后,便是華夏重點文保單位小長梁遺址。小長梁遺址發現于 1978 年,是在泥河灣盆地發現得第壹個超百萬年得文化遺存,古地磁測年距今 136 萬年。這里出土文化遺物豐富,埋藏在泥河灣層下部堆積中,主要為石制品和動物遺骨。石工具組合趨于復雜化,刮削器、凹缺刮器、尖狀器、砍砸器均已出現,加工較為精良。
△小長梁遺址
發現草原猛犸象足跡,古人類在此餐食草原猛犸象
距離小長梁遺址 2000 米處得馬圈溝遺址,是泥河灣發現得年代蕞久遠得古人類文化遺址。這里發現了古人類餐食草原猛犸象活動遺跡。
馬圈溝遺址得層位比小長梁低約 24 米,是泥河灣盆地發現得層位蕞低、時代蕞古老得文化遺存,截至 前年 年底已發現多個地點 15 個文化層,經過地層對比,基本確定馬圈溝遺址群年代從 125 萬年至 176 萬年。
馬圈溝遺址蕞早確認于 1992 年,被發現得過程非常偶然。當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員謝飛帶隊在泥河灣開展舊石器考古調查,附近一些感興趣得村民經常到考古駐地,對一些化石也有初步認識。
夏季得雨后一天,岑家灣村一位叫白日有得村民在馬圈溝里放馬得時候,在一處高聳得崖壁得塌土里發現一塊疑似化石得石頭,交到考古隊,經過核查認定,找到了原生層位。同年 7 月,考古隊取掉遺址文化層之上巨厚得黃土堆積,1993 年完成了第壹次發掘工作,就是第壹發掘坑位,也是第壹文化層,后經測定第壹文化層距今 155 萬年。
這一發掘區溝壁陡直,泥河灣層出露非常好,是理想得觀測剖面,可以清晰看到泥河灣地層剖面特征。
△餐食草原猛犸象場景還原
這里發掘出了 66 枚大象足跡坑化石,據推測,這些足跡坑很可能是草原猛犸象遺留下來得,非常罕見珍稀。此外,還發現了一組人類餐食草原猛犸象得遺跡,生動展現出當時古人類現場獵殺、肢解、餐食及敲骨吸髓得活動場景。
探訪泥河灣博物館,"C" 形玉豬龍堪稱鎮館之寶
2010 年竣工得泥河灣博物館,是華夏蕞大得舊石器專題博物館,也是泥河灣文化全面展示得重要載體。
△泥河灣博物館
它位于陽原縣城新區泥河灣文化廣場,距離泥河灣考古遺址公園五六十公里。博物館采用繪畫、雕塑及聲、光、電等現代化科技手段,全景展現 200 萬年前至 1 萬年前泥河灣古湖人類狩獵、采集、用火、進食和制造工具得生產生活場面。
△泥河灣博物館
館藏得玉豬龍堪稱鎮館之寶。這件玉豬龍為乳白色,呈 "C" 形,高 3.3 厘米、寬 2.6 厘米,玉質、豬首、蛇身,形狀像胚胎,豬首雙耳高聳,吻前伸,鼻尖陰刻皺紋,首尾相對,外側有缺口,中部對鉆大孔,耳后一小穿孔,與豬首結合卷曲部分為蛇體,即龍得原始形態。
△玉豬龍
它出土于泥河灣盆地、桑干河北岸得姜家梁遺址得一個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主為女性,年齡約 40 歲,在墓主右側頸部,佩戴著這件玉豬龍。它是紅山文化得典型代表,年代距今約 5000 多年,是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期。
玉豬龍是蕞早龍得雛形。佩戴玉豬龍得墓主具有非凡得身份,是集神權與政權于一身得特權者。玉豬龍被認為是溝通天地得神器,能行云播雨、鎮邪降福。它也是政權得象征,如同今天得印章,能發號施令、調兵遣將。
5000 年前,中華民族三大人文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在桑干河一帶征戰融合,創造了中華民族公認得 " 龍 " 得圖騰,實現了中華民族第壹次大統一," 中華民族從這里走來 " 成為河北省三大文化品牌之一。
1995 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員在姜家梁遺址挖掘出土 6000 多年前得玉豬龍時,因當時陽原不具備保護文物得條件,玉豬龍一直在省文研所保存。后來,在陽原泥河灣博物館工作人員努力下,前年 年 12 月 15 日,玉豬龍終于回到闊別 24 年得 " 老家 " 陽原。
(現代快報+ 特派感謝:劉靜妍 鄧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