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戴口罩可有效防護“德爾塔”,那么,怎么佩戴口罩才算是規(guī)范的佩戴方式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聽一聽醫(yī)生的建議。
南京鼓樓醫(y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助理林泓怡告訴發(fā)文人,現(xiàn)在市民佩戴的口罩大多是醫(yī)用外科口罩。這種口罩在打開包裝時,要注意避免手部碰觸口罩內(nèi)側(cè),展開后使口罩完全蓋住口、鼻以及下頜,然后將彈性耳帶掛于雙耳。
“拉開才能和面部貼合,貼合以后,我們還要用雙手塑形鼻夾。不要用一只手,一只手我們戴眼鏡的人都會很有體會,如果用一只手捏鼻夾,帶完以后全部是霧。如果用兩只手捏下去,她和你的鼻梁完全貼合好 以后,你再把眼鏡戴上去,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霧氣。 ”林泓怡表示,醫(yī)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時間累積應不超過八個小時。如果市民佩戴口罩進入過人群密集場所,這樣的口罩應當盡快更換。
林泓怡特別強調(diào),市民在佩戴和摘下口罩時候,應避免碰觸到口罩的外側(cè)。在丟棄口罩后,應當及時清洗手部。同時,林泓怡提出,有的市民為了加強防護,在佩戴口罩時,會佩戴多層口罩,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口罩是要有一定的透氣性的,如果透氣性不好,濕度就會增加,就會造成細菌的滋生,而且降低了口罩對于細菌和塵埃的一個過濾效果。所以兩層疊戴,反而是降低了防護效果”。
最后,林泓怡表示,無論是佩戴哪一種口罩,佩戴正確很重要,否則防護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在佩戴KN95等顆粒物防護口罩時,同樣需要注意雙手塑形鼻夾,讓口罩更加貼合面部。“塑形好了以后,我們還要試一試,她漏氣不漏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你說話的時候,喘氣的時候,口罩會不會根據(jù)你的呼吸 在起伏。有起伏就說明你戴的密合了。”
(來源:《零距離》發(fā)文人/董巽 編輯/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