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內娛出了不少情感類綜藝。
從素人戀愛,到名人夫妻。
各種類型都嘗了個遍,但均口碑不佳。
原因在于節(jié)目組強行制造各種抓馬情節(jié),把情感綜藝變成了大型撕X現(xiàn)場。
結果就是,情感綜藝,離「真情實感」越來越遠。
本來,魚叔對此已經不抱期望了。
但沒想到,最近殺出了一部新節(jié)目,評論區(qū)清一色的好評。
甚至稱其為,「真是現(xiàn)實加長版《婚姻故事》」。
再一看這節(jié)目的設定。
好家伙,竟然是內娛前所未有的離婚綜藝——
《再見愛人》
去年,「離婚冷靜期」掀起全民討論。
直到今年,討論熱度依然不減。
節(jié)目組敏銳地抓住了這個話題,在嘉賓的選擇上花了心思。
三對嘉賓,分別是已離婚、想離婚、正在離婚冷靜期。
他們將一起旅行18天。
最后決定是「再見愛人」,還是「再,見愛人」。
三期節(jié)目下來,豆瓣評分飆到了8.5分。
更是一天連上三個熱搜。
魚叔看完感受最深的,是她對婚姻本質的洞察。
透過這些鮮活真實的例子,為我們提供了衡量婚姻的三個維度。
今天就來逐一分析——
01
愛情
第一對,郭柯宇X章賀。
婚齡10年,離婚1年。
這兩人都是演員,郭柯宇還是百花、金爵雙料影后。
當年他們因戲生情,在一起一個月后就決定閃婚。
一來是沖動,覺得對方還不錯;
二來是焦慮,兩人都覺得自己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齡。
于是,就這么稀里糊涂地步入了婚姻殿堂。
期間為了生孩子,郭柯宇主動放棄了事業(yè)。
而章賀也不是白眼狼,從不干涉她的個人選擇和生活方式。
但日子一久,矛盾就暴露了。
郭柯宇很直白地表示:
「他喜歡的不是我這樣的,我喜歡的也不是他那樣的。」
由于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朋友圈,完全沒有交集。
同時,雙方性格都很要強,不愿妥協(xié)。
所以溝通越來越少,遇到問題也選擇逃避。
章賀坦言:
「她說她的世界我不懂,我確實不懂,但我也不想去。」
這兩人的婚姻狀態(tài),正應了《花束般的戀愛》當中的金句:
「比起一個人的寂寞,兩個人的寂寞更讓人難受。」
在忍受了十年的孤獨婚姻后,兩人選擇了和平分手。
只能說,有愛走遍天下,無愛寸步難行。
不同于其他兩對相愛相殺的夫妻,這對的氣氛很平靜。
在旅行過程中,兩人避免肢體和眼神接觸,也沒有激烈的爭吵。
但,親情還在。
會默默關注對方。
比如想到草原風大,郭柯宇提前為章賀準備了一條毛毯。
在最新一期,有一個盲畫肖像環(huán)節(jié)。
考驗的是嘉賓彼此之間的了解程度。
畫師并不知道嘉賓的長相,全憑另一方口頭描述。
而這一對提供的細節(jié),是最多的。
所以,畫像和本人的相似度幾乎100%。
這般默契,還體現(xiàn)在第二期的懸崖攀巖環(huán)節(jié)。
本來節(jié)目組要求夫妻同行。
但章賀惦記著郭柯宇的腰傷,讓她不要冒險。
恐高的他,則獨自走到終點,對著郭柯宇喊話:
「之前的十年謝謝你,未來的日子一定要過成你喜歡的樣子。」
此時,彈幕已是一片淚目。
一向情緒不外露的郭柯宇也感動哭了。
兩人分開后第一次擁抱。
但也僅限于感動。
她說,章賀是個好男人,即使分手也盼著她好。
遺憾的是,兩人之間沒有愛情。
但好在大家都是體面的成年人。
不能做到白頭偕老,至少還能好好道別。
觀察室里的郭采潔也是哭得稀里嘩啦。
生活在平行時空的兩個人,即使再努力地靠近,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無愛的婚姻,會像一道枷鎖,鎖住兩個原本可以自由、快樂的靈魂。
讓彼此相看兩厭,相顧無言。
不如好聚好散。
02
尊重
第二對:朱雅瓊X王秋雨
兩人的年齡相差十歲,結婚6年,分居1年。
婚姻幾經波折,經歷了離婚,生子,復婚,再離婚。
最后碰上離婚冷靜期出臺,參加節(jié)目時還沒能完全離掉。
王秋雨是不想離婚的。
他希望兒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而朱雅瓊的態(tài)度很強硬:
「結婚的人是不是為了幸福,我不知道。離婚一定是為了幸福。」
在這段婚姻里,朱雅瓊真是卑微到塵埃里。
老王身上的爹味很重,喜歡說教。
被其他嘉賓取了個外號叫「NONO」。
因為他總是習慣否定別人。
朱雅瓊本來是個浪漫主義者,卻被他打壓得沒了自我。
作為05年超女13強,她的創(chuàng)作才華曾被導師大加贊賞。
在一起后,她寫了一首歌送給老王。
沒想到他聽完后,只說了一句:
「這個歌詞不太好,如果換個歌詞的話,這個歌能紅。」
其中一句歌詞
領證那天,朱雅瓊化了個美美的妝。
結果老王看到她第一句話就是:
「你好丑。」
于是,在人生最值得紀念的時刻,老王給她留下的印象是自己好丑。
從才華到外貌,被愛人全盤否定。
也難怪朱雅琪會崩潰。
在這段婚姻里,老王似乎從未考慮朱雅瓊的感受。
她是一個很喜歡儀式感的人。
然而,兩人結婚這么多年,連婚禮都沒辦。
平時擁抱一分鐘還要倒計時。
對此,老王總是有理由。
要么是太忙,要么是覺得沒意義。
總之,他拒絕一切儀式感。
「需要浪費這個時間嗎?我可以把時間騰出來,去做別的事。」
可想而知,這對朱雅瓊是多大的打擊和委屈。
歸根究底,不尊重是源于關系的不平等。
朱雅瓊和老王第一次相遇時,她是去片場面試角色的小演員。
而他已經是小有所成的編劇,在行業(yè)里擁有一定的人脈和地位。
所以從一開始,兩人就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系。
朱雅瓊對他一見鐘情,習慣崇拜和仰視老王。
而老王則依靠著年齡和閱歷的濾鏡,牢牢掌握著話語權。
這種不平等,在婚姻生活中越來越明顯。
小到朱雅瓊的穿衣風格,大到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由老王做主。
他在按照自己的喜好塑造著朱雅瓊,卻忽略了她本身的樣子。
在畫肖像環(huán)節(jié),其他男嘉賓對妻子的外貌都形容得到差不離。
唯獨老王,連朱雅瓊的發(fā)型都不記得。
隨口說了一句是中分。
結果朱雅瓊的臉一下子就冷了下來:
「我都偏分多少年了。」
大概沒有什么,比愛人不關注自己更傷人了。
而這樣令人心寒的細節(jié),卻比比皆是。
尊重是一切關系的起點。
人始終是一種感性動物,需要陪伴,需要理解。
即使朱雅瓊愛他,依然不足以支撐兩個人白頭偕老。
在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常之外,還需要雙方的理解,尊重,妥協(xié),犧牲。
否則,再多的愛意也不過是海市蜃樓,總有煙消云散的一天。
03
責任
第三對:KK魏巍X佟晨潔
結婚7年,處于離婚邊緣。
當初戀愛時,作為主持人的KK風趣幽默,為人體貼。
他用坦率和真誠,打動了佟晨潔。
但結婚后,佟晨潔發(fā)現(xiàn)一切都變了。
「婚后,是剝去了所有偽裝和幻想之后的相愛。」
KK是一個活寶,很能活躍氛氣氛。
但沒什么擔當精神,而且嗜酒如命。
兩人也為此吵了很多次。
搭帳篷的時候,大家都在埋頭干活,只有他喝著小酒站在一旁偷懶。
夫妻二人組隊前行。
佟晨潔走錯了路,一直嘻嘻哈哈的KK直接變臉:
「沒有路你往這開干啥。」
態(tài)度越來越暴躁,話也越說越出格。
對此,佟晨潔已習以為常了。
不僅沒生氣,反而主動安撫道:
「別跟我吵架了,說點讓我開心的話,待會兒我給你做羊排吃。」
兩人的相處方式不像夫妻,倒像母子。
在互相描述環(huán)節(jié),KK眼中的佟晨潔是快樂的。
眼睛笑瞇了一條縫。
但他卻沒有意識到,一直遷就他的佟晨潔早已非常疲憊。
因為在這段關系中,她找不到安全感。
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孩子。
KK很想要一個小孩,認為這是自己與世界的鏈接。
是一個自我價值的印戳。
必須得有。
但佟晨潔并不認同這種觀點。
她不是不愿意生。
只是認為KK無法承擔起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他每天都要出去喝酒,因為喝酒耽誤了很多正事。
醉了還需要人來照顧,像個小孩一樣任性。
即便有了孩子,恐怕也是佟晨潔一個人負責的「喪偶式教育」。
可對于這一點,KK有不同的觀點:
「我是個孩子,就不能再要一個孩子了嗎?養(yǎng)一個也是養(yǎng),養(yǎng)兩個也是養(yǎng),那以前的媽媽們七八個孩子不也是養(yǎng)了。」
這段話從一個中年人口中說出,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佟晨潔不生,是因為看不起他。
在最新一期節(jié)目里,KK說出了自己的心結。
原來,佟晨潔的前夫非常有錢。
而自己為了能和她在一起,背井離鄉(xiāng),在上海從頭打拼事業(yè)。
孤獨就不說了。
關鍵是經濟條件也沒有起色,無法讓佟晨潔維持原有的消費水平。
這讓他相當內疚。
一次他們在朋友婚禮上偶遇了前任。
佟晨潔下意識地松開了牽著的手。
這讓KK的自尊心大受打擊,覺得佟晨潔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
他感覺自己作為一個男人很失敗。
說到底,KK認為,生孩子才是佟晨潔愛他的唯一證明。
不難發(fā)現(xiàn),KK把錯誤都歸咎在佟晨潔身上。
一直在用「背井離鄉(xiāng)」,來凸顯自己在這段關系里的犧牲。
即使佟晨潔明確表示了,她不在乎KK沒錢。
只要KK能戒酒,能擔責,她就愿意生孩子。
KK卻一直顧左右而言他,酒不離手。
說穿了,他想要孩子,也想要自由。
他只希望佟晨潔付出所有,來證明自己作為一個男人的價值。
卻不愿意放下酒杯,清醒著承擔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三期看下來,魚叔真是感觸頗深。
這個節(jié)目擊碎了大眾的幻想,讓我們看到了婚姻的真相。
但揭露并不代表否定。
她通過這三個維度,來呈現(xiàn)了三段失敗的婚姻。
為的恰恰是讓我們去思考,究竟怎樣才是成功的婚姻。
節(jié)目呈現(xiàn)的三種維度,非常有普適性。
愛情,本該是婚姻的基礎。
無愛的婚姻對雙方來說都是折磨。
去年有一條新聞,說的是一對年過八旬的夫妻離婚了。
兩人自1963年登記結婚以來,生活一直都是AA制。
連菜刀都要AA。
與其說是夫妻,不如說是室友。
用阿姨的話來說,這段無愛婚姻就是她「大半輩子的噩夢」。
離婚后,他們分別給法官送了錦旗。
尊重,是共同生活的前提。
《婚姻故事》里的妮可為了丈夫查理,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但多年付出換來的卻是喪偶式教育,以及查理對她的全盤否定。
當離婚協(xié)議書遞到手邊,查理才如夢初醒。
就像一直漠視妻子的老王,在意識到朱雅瓊離婚的堅定后,不知所措。
甚至為了挽回這段婚姻,選擇在懸崖摘花,并且在大庭廣眾之下,哭著說:朱雅瓊,我愛你。
讓人不禁感慨:早知何必當初?
責任,則是一個家庭的保障。
《三十而已》里,顧佳簡直就是一個女超人。
既要解決丈夫事業(yè)上的麻煩,又要操持家務,還要帶孩子。
而許幻山,心安理得地在家當甩手掌柜,啥也不管。
只知道放煙花故作浪漫,卻從未擔起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最后甚至出軌,親手撕破了這段婚姻最后的假象。
在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就像佟晨潔的任勞任怨,始終換不來一個勇于擔責的KK。
婚姻并不能扭轉人的性格,也不能改變人的困境。
妄圖用愛去感化一個人,是不現(xiàn)實的。
但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擦亮眼睛。
再見容易,再見很難。
寧愿慢一點,也要等那個真正對的人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