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癌癥,很多人都會感到畏懼,一旦和癌癥扯上關系,就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有人經過治療能幸運從癌癥中死里逃生,也有人傾其所有,最終還是失敗而死。但是,在一些報道中,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零星的癌癥不藥而愈的案例,堪稱奇跡。
一、一個神奇的案例:二戰老兵肺癌不治而愈
1943年,退伍希臘老兵莫萊蒂斯回到了外國紐約州,找了一份體力活兒,和自己的家庭過著再正常不過的生活。不過,在1976年的某天,65歲的莫萊蒂斯突然覺得喘不過氣,就連簡單地爬樓梯都覺得無比困難。感覺不對勁的莫萊蒂斯立馬去醫院進行檢查,X光下竟發現自己得了肺癌,生命僅剩6~9個月。
得知病情后,莫萊蒂斯決定和妻子搬到老家伊卡利亞島,和年邁的雙親同住。沒想到,在妻子的照料下,幾個月間,莫萊蒂斯竟感覺自己的力氣逐漸恢復,活動場所也從病床轉到了地面。6個月過去了,莫萊蒂斯沒有死,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他開始拾掇起了自家的葡萄園,并習慣了島上規律的作息,過著愜意的老年生活,安穩活過100歲,體內也無病變癌細胞。
二、實際上,除了誤診,癌癥自愈很少發生
莫萊蒂斯癌癥自愈的原因,我們無從得知,難道癌癥真的會自愈嗎?為什么有些癌癥患者會不藥而愈?我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劉鵬認為,癌癥自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謂“自愈”大多是以下3種情況:
1、初始診斷不準確、誤診
因醫生對病癥診斷不準確,可能誤把炎癥或者良性的增生判斷為惡性腫瘤。后期當病人的感染改善了,人們就以為是癌癥自愈。
2、部分腫瘤存在自限性
部分惡性腫瘤如惰性淋巴瘤具有自限性,即細胞的轉移率非常低,以至于在接受治療后的幾個月,腫瘤會發生縮小甚至部分消失的情況。
3、部分腫瘤碰上發熱性疾病
有的腫瘤如果碰到發熱性疾病,如菌血癥等,腫瘤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縮小或消失,這也常常被認為是自愈。
總之,癌癥自愈的機會很小,不能因為個案而盲目期望不治而愈,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自愈”不是治愈的正道,治療加上自身抗癌力的提升才是最佳方案。
三、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抗癌力
每個人生來就自帶“抗癌力”!上海交通大學的何裕民教授告訴我們,抗癌力正是大部分人能夠與誘發癌癥的原癌基因和平共處的原因。所謂抗癌力,是人體的一類綜合能力,她包含了免疫力,表現為身心協調狀態下機體對于正常機能的維護、適應、修復與增進。是抗癌力讓癌癥患者有了自愈的可能,讓健康人遠離癌癥,那么我們該如何提高抗癌力呢?
1、一個癌字三個口,管住嘴
大量實驗和臨床觀察顯示,1/3的癌癥與飲食不當脫不了干系,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是防癌、抗癌的關鍵和根本。日常生活中應該少吃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燒烤食物,同時也要盡量遠離煙酒。
2、有些癌癥是懶出來的,動一動遠離13種癌
除了吃,另一個咱們不能不管的因素就是運動。外國癌癥研究中心2016年的一篇研究論文表明,運動能顯著降低13種癌癥發病率,常見的有食管腺癌(42%)、肝癌(27%)、肺癌(26%)、腎癌(23%)、胃賁門癌(22%)等等,括號中為降低的比率。
適當的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建議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20分鐘以上,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3、合理作息,癌癥遠離你
外國抗癌協會曾經在上夜班的女工中做過一個調研,研究發現這個人群的乳腺癌發生率高于正常上班人群的47%。睡眠與人體免疫息息相關,良好的睡眠質量能大大抵御癌細胞入侵。
4、良好的心態勝過良藥
早在上個世紀,外國就有針對癌癥患者發明的歡笑療法。醫護人員通常扮成小丑表演滑稽節目,逗笑患者,結果看過小丑表演的患者不僅性格更加開朗,治療效果也更加明顯。良好的心態使得人體“天然止痛劑”內啡肽釋放,有助于緩解病痛,更能促進消化,使人體更好的吸收營養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四、規范治療是所有癌癥患者的正確選擇
回顧整個醫學史,癌癥不治而愈的例子確實存在,但屈指可數,比如今年,國外一位61歲的癌癥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自愈。“自愈”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純屬無稽之談。許多不良商家趁機打著癌癥自愈的幌子騙人,大肆宣揚癌癥的“替代”療法,只要幾大原則:1、停止一切治療;2、保持樂觀積極心態;3、堅持中醫“食療”……這無非就是迷惑老百姓買保健品,拿患者生命開玩笑。
在醫學昌明的今天,癌癥已非不治之癥。大多數癌癥只要經過正規的治療,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幾乎痊愈。只要規范治療,很多癌癥都有臨床治愈的希望。癌癥自愈機會微乎其微,這已經是醫學界專家共同的研究成果,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一定要擦亮雙眼,識破各種“癌癥自愈”的謬論,以科學有效的治療戰勝癌癥。#健康名人計劃#
參考資料:
[1]《想長壽,住哪里》.world vison.2014
[2]《【健康科普】癌癥,能不能自愈?》.我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2021-01-21
[3]《李雪健20年抗癌,提醒我們:每個人生來自帶“抗癌力”,不得癌也要護好她!》.健康時報.2021-02-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