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我們呱呱墜地,經歷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然后慢慢長大成人。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年齡在增長,經歷在增多。有時候覺得長大這件事情很漫長,有時候又會覺得長大其實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小時候總是盼望著長大,渴望擺脫父母的管束,可以無拘無束、灑脫的生活。可是當我們長大了,才發現世界并不是如我們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成人的世界充滿了不容易,天黑之后還可以矯情,天亮之后又要整裝待發。小時候我們不開心就哭,長大后眼淚似乎都變成了一種奢侈品,甚至有時候都會忘了哭是什么感覺。小時候的我們世界是非黑即白的,長大后才明白灰色地帶是存在的。小時候你受不得一絲一毫的委屈,長大后你開始咽下委屈,吞下難過。小時候開心、難過、悲傷等等情緒都會掛在臉上,長大后你學會了隱藏所有的情緒,只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敢無聲地釋放。小時候渴望長大,長大后渴望變成小孩。你是什么時候發現自己長大的?對于成長你又有怎樣的感悟呢?
Arnaud說,小時候自己是父母手心里面的寶貝,全家人都寵著她,那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那時候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直到步入社會,見識到了比自己更優秀的人,身邊人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自己身上,那時候才明白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相反自己只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是平凡的普通人。總有人說人的一生會長大三次,第一次就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她就是在第一次成長的時候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也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做自己應該做的,不得不做的事情,才有資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成長讓她學會了自我管理,學會了情緒控制,學會了克制與自我調整。
Heleen對我說,她是日積月累的長大的。以前總喜歡跟一群朋友聚會,喜歡天南海北的玩,在家的時間寥寥無幾。只是有一天,發現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已經老了,和他們說話要很大很大聲,他們越來越愛忘記一些事情了,常常趁著說話的空隙打個瞌睡,行為也越來越像小孩子了。而父母頭上的白發再也遮蓋不住了,背也不如以前挺直了,走路再也不如從前那般大步流星了,大病小病總會偶爾光臨。那刻她突然意識到自己能夠陪伴他們的時間不多了,突然間竟有些害怕,害怕自己孤零零地在這個世界上,害怕自己還沒有能力回報他們的恩情他們就離開了。害怕自己不能成為他們的依靠,害怕自己無法讓他們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她說就在那一刻,發現自己再也不是孩子了,再也不能任性妄為了,要承擔起一個大人的責任了。
Anne說,她是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刻瞬間長大的,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描繪的情感。她的父親才六十歲就突然腦梗離世,連一句話都沒有給她留下。面對這猝不及防的打擊,從以往那個嬉笑、開朗的人,到現在滿是自責、虧欠。在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她都不愿意相信這個事實。她說現在都不敢回家,不回家還能自欺欺人的覺得父親還在,可是一回到家,滿屋子的陌生,沒有了父親,家都變得那樣的凄涼。她說成長的代價太大了,大到了我無法承受的地步。父親在的時候,我可以盡情地揮霍,覺得光陰綿長,歲月靜好,可是父親走后,突然覺得人生十分無趣,短短幾十年,無論生前是功勛顯著,成就非凡,還是匆匆忙忙,庸庸碌碌,最后也不過是一把土。自責、愧疚、無力等一瞬間將她包圍,她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還沒有好好孝順他,還沒有帶他走遍祖國大好河山,吃遍五湖四海,還沒有讓他送她出嫁,還沒有看到外孫外孫女出世..........好多好多的事情還沒有做,他怎么就突然離開了。那一刻她長大了,不是年齡的長大,是心境的變化,她開始準備回到母親身邊,開始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家庭。
人都會長大,長大是無可避免的,并且毫無退路。是親人的離開,讓我們瞬間長大,是時間的流逝、閱歷的征兆,磨礪我們。催促我們長大。只是希望我們早點學會珍惜,珍惜當下的時間,珍惜你遇到的人,在對的時間,做你該做的事情,這樣才會少些遺憾,多些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