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問每個女人想嫁給什么樣的人,她們都能給出看似很明確的答案,都能描繪出自己理想中的老公的輪廓。至于最終是否能夠如愿,因人而異,取決于個人的造化和覺悟。
畢竟,擇偶標準這種東西,有的時候沒有對錯之分,有的時候則有很明顯的對錯之分。從每個人的個人角度來說,只想嫁給自己想嫁的人,無所謂對錯。但是從現實角度來說,你“想嫁”的人是否是你“該嫁”的人,就有對錯之分。
一段婚姻對與錯,或者你嫁的人對與錯,要參考這兩個標準:一是好惡,二是利弊。
好惡,指的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利弊,指的是對你是否有好處。有的人自認為自己很容易就能弄清楚這兩點,實際上差得遠呢!就像朋友小岑所說:“跟前夫離婚后才發現,我會嫁給誰,其實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只不過我活得不夠用心,沒有及時發現而已。對其他女人來說也是一樣,只要專注于弄清自己的好惡,以及婚姻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弊,就可以確定自己應該嫁給誰!”
02
小岑和她前夫阿飛,在戀愛時就有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阿飛總是居高臨下,一言不合就對她發脾氣,就放狠話,就隨便說分手。而她自己,每次都是認輸,認慫,遷就,妥協,挽留。
雖然說婚姻之事免不了要磕磕碰碰,修修補補,但是這種事是有前提條件的:如果兩個人都能管好自己,在此基礎上遇到了問題,一起修補婚姻,是合理的。但如果婚姻中出現的問題,一直都是其中一方人為挑起的,另一個人一直收拾爛攤子,跟在后面修修補補,這就不合理。
小岑如果用心分析利弊和好惡,她足以認清阿飛不是值得她托付終身的人,因為她做不到在后半生的生活中一直遷就和妥協,她也需要悲哀,也需要被遷就,被善待。
她沒有提前認清這種問題,只能留待婚后任由問題突如其來,只能讓時間一點點告訴她:你的婚姻對你不利!
出于對婚姻負責的考慮,她受不了阿飛的時候,決定從根本上修復婚姻,要求阿飛做出改變,不許再對她亂發脾氣,必須戒煙戒酒,必須跟她一起經營婚姻。可悲的是,阿飛非但不按她說的去做,還反過來說她作妖。
從這件事上不難看出,阿飛不僅自戀,自我,而且目中無人,他骨子里認為自己比小岑高級,只有自己使喚命令小岑的份兒,她沒資格反過來對他提要求。就這樣,他認為小岑沒資格,小岑認為自己有資格,兩個人越來越談不攏,就導致了離婚。
離婚后,兩個人都認為擺脫了對方是解脫,都認為離婚很開心。不同的是,阿飛是直言不諱在朋友圈慶祝離婚:“終于離婚了,我太開心了!”而小岑則是在心里默默開心,為以后著想。
本身她就對阿飛有意見,認為自己沒犯錯卻一直被他數落,太可悲,看了阿飛的朋友圈之后,她更加覺得阿飛這種人很討厭,實在讓人喜歡不來。
順著這個思路去引申,她列舉出了自己不喜歡的所有類型的男人,同時用排除法列舉出了自己喜歡的男人的類型,從而恍然大悟:“我應該嫁給誰,我嫁給誰才會白頭偕老,其實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如果我早一點把自己的好惡列舉出來,肯定不會嫁給我前夫那種人!不過現在也不錯,既然離婚了,我以后就可以循著我喜歡的方向去選擇婚姻了,現在說離婚讓自己很開心還為時尚早,能笑到最后,得到幸福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03
小岑的婚姻經歷告訴我們:每個女人最終會嫁給誰,應該嫁給誰,嫁給誰才會幸福,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注定的依據就是自己的“好惡”,以及對“利弊”的分析。
我們不能只是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清楚自己的好惡,也不能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懂得分析利弊,是否真的懂,需要進一步去確定,具體的做法可以參考小岑的做法,把你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全都列出來,只要你列出的內容足夠詳細,你自然就會明白什么是好惡和利弊。
有了明確的標準,原則和方向以后,循著你真正喜歡的,并且真正對你有利的方向去選擇婚姻,才會嫁對人,才會婚姻幸福。
如果你不用這種對的方法注定你的婚姻,而是自以為是,盲目對待婚姻,隨便對待婚姻,這也是一種注定,而這樣的注定,跟你內心真正想要的婚姻往往是相悖的,你不會嫁給對的人,你也不會因此獲得幸福。
很多人的自知之明都少了一個步驟,也就是“再次確認”這個步驟。當你說自己喜歡某個人時,再次確認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有沒有證據,能否列出多條對方值得你喜歡的點。如果你列舉出的優點多于缺點,當然可行,反之則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