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人 胡志挺
上市公司公告退出參與設立保險公司的消息漸成常態。
貝因美(002570.SZ)發布公告稱,退出參與發起設立立華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保險)。究其原因,貝因美稱,由于華大保險擬經營的健康險業務所涉政府主管部門、事項申報審批路徑發生重大變化,經合作各方友好協商,華大保險籌備組擬終止華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籌)的籌備工作。
縱觀近幾年的保險行業,有關保險公司獲批籌建的批復寥寥無幾,保險公司籌備組解散、上市公司終止發起設立保險公司的消息常見于報端。退出者眾,是不少企業追捧的保險牌照不香了嗎?
就牌照價值來看,長城資產近期公開掛牌轉讓長生人壽70%股權,轉讓底價為39.7億元。此前有消息稱,潛在接盤方競爭較為激勵,包括騰訊、中再集團等。大家保險98.78%股權的底價則為335.69億元。
此外,京東、美團、最新等互聯網公司也紛紛進軍保險業,通過各種方式謀求保險牌照。
保險牌照獲批難
眾多公司選擇申請一張保險牌照,但銀保監會成立后批籌的保險公司數量卻屈指可數,且其中多為外資保險機構,如安聯我國保險控股、恒安標準養老保險等;還有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保險機構,如財政部持股55.9%的我國農業再保險,為化解安邦保險集團風險而新成立的大家保險等。
相比之下,上述保險公司的批籌進度較一般保險公司要快得多。有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間,除了2012年、2013年獲批籌建的保險公司數量為7家、6家外,原保監會在其他年份平均每年批籌的保險公司數量均超過10家。此后,“閘門”瞬間收緊,每年的批籌數量以個位數計。
不同于此前原保監會對于一些不符合籌建要求的公司直接發布不予許可批復,銀保監會并未對一些機構的設立申請作出公開回復。以2016年12月為例,原保監會在批復同意籌建北京人壽、人民養老等公司的同時,也發布了不予許可福康人壽、正佳人壽、福泰財險等公司籌建的批復。
從近幾年退出設立保險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出,等待三至五年仍未有“回應”的并非少數。2021年4月、10月,銀江股份有限公司(銀江股份,300020.SZ)、貴州長征天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ST天成,600112.SH)先后公告終止參與發起設立大愛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愛人壽)。這距離兩家公司公告擬出資參與發起設立大愛人壽已過去5年。
*ST天成當時表示,自上述對外投資事項公告以來,公司積極與其他發起人就有關事項進行溝通和推進,鑒于后續外部環境和公司自身經營情況發生變化,綜合考慮各方面相關因素,經公司與其他發起人友好協商,決定終止參與設立大愛人壽的投資事項。
與上述兩家公司相類似的還有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家家悅,603708.SH)、海南海汽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汽集團,603069.SH)等,兩家公司都表示籌建審批時間經歷的周期較長。家家悅更是提到,截至公告日(已醞釀3年),擬參與設立的安然人壽仍處于申請階段。
不過,也有公司退出籌建保險公司并非由于籌建周期的原因。2021年3月,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萊美藥業,300006.SZ)發布公告稱,退出發起設立愛爾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雖然未說明退出原因,但從萊美藥業同期發布的幾則公告可以看到,除了退出參與設立健康險公司,該公司還減少了其投資設立產業并購基金的投資額,并終止了此前擬為對接全球優質生物醫藥技術而設立的知識產權基金。
就業績而言,萊美藥業前兩年的表現可以說相當疲軟。2019年、2021年,萊美藥業凈利潤分別為-1.55億元、-3.27億元,同比下降258.36%、110.55%。
不限于傳統行業的公司,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新能源公司也在覬覦保險牌照。有的從受讓一張保險代理牌照或保險中介牌照開始,逐步到收購保險公司股權。比如,騰訊旗下的保險版圖已包括全資持股保代公司微保、參股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參與水滴公司的融資、擬增資三星財險成第二大股東等。
近期備受資本市場追捧的創業板“一哥”寧德時代(300750.SZ),也受讓了小康人壽(前身為中法人壽)的股份并參與后者的增資。目前,寧德時代為小康人壽第二大股東,持股30%。
為何有如此多的公司對保險牌照有興趣?
簡而言之,有的公司認為可以更加聚焦主業,與公司業務產業互補、效益共贏;有的公司則認為介入保險行業有利于抓住大健康等行業機遇;還有的公司直言可以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此外,保險牌照本就具有稀缺性,牌照自身的升值也能帶來不少的溢價。
但需要注意的是,保險公司成立后,要想實現盈利往往有一定的周期。就壽險公司而言,行業普遍認為,排除激進的營銷策略,一般而言正常盈利需要至少五年的周期。而財險公司則面臨車險行業競爭加劇、非車行業同質化嚴重等情況。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網絡,600588.SH)曾打算發起設立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安財險,但最終未果。銀保監會至今僅批復了4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其中眾安在線的業績表現相對較好,在去年實現扭虧為盈;泰康在線在成立5年多之際迎來盈利拐點,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安心財險償付能力嚴重不足,正在推進增資事宜;易安財險則被銀保監會接管。
其實,此前保險行業發生的一些問題,與保險股權高度相關。隨著新修訂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在2018年上半年落地,保險公司股東的門檻也隨之提高。一些激進保險公司存在的股權結構復雜、實際控制人凌駕于公司治理之上;資本不實,挪用保險資金自我注資、循環使用、虛增資本;違規代持、超比例持股等。新的辦法則進行了嚴格的約束。
一家保險公司高管曾向表示,在保險股東方面,真正有錢的公司太少,有錢并符合銀保監會相關股權要求的公司更少。
雖然退出者眾,但仍有公司依然在等待。6月8日,申通快遞(002468.SZ)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參股的新浪人壽保險項目尚處于籌備階段,如有相關進展請關注公司公告。8月10日,達實智能(002421.SZ)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答投資人有關設立保險公司的提問時表示,如有進展可參閱公司公告。
責任編輯:鄭景昕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