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司令(參謀長)在參加印度智庫的會議上宣稱,目前印度不可能與我國發生全面沖突,不僅是現在而且將來也不可能與我國發生全面沖突,目前印度主要的戰略目標應該放在巴基斯坦身上。
能夠從一向YY中印沖突的印度軍隊高層聽到這樣的聲音實屬不易,早在今年夏季,印度針對我國挑釁頻頻,陸軍邊境升溫局勢,空軍炒作陣風戰機可攻擊我國內陸,海軍人士則表示要截斷我國的海上運輸線。
印度所做的種種一切都是為了給我國使絆子,為了給外國“大哥”遞投名狀,印度是不遺余力地在國際上四處找我國麻煩,極力配合“印太戰略”對于我國的圍堵和遏制。
為什么印度這次又轉過彎了,一改往日的強硬態度,突然變成了賢者模式呢?
我們可以抽絲剝繭綜合從兩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兩國的綜合實力差距,中印兩國雖說都是發展我國家,但是印度除了人口,無論是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以及科技、工業等實力遠遠遜色于我國。
其經濟實力相當于我國的16%,而國防預算竟然高達我國的40%,可見印度對于軍事的資金投入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一般國家。軍事實力我國遠超印度,無論是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是兵員素質都是印軍所無法比擬的。科技和工業兩項就更別提了,我國經過50年代至今的工業化之后正式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而印度只能說初步的工業化體系都未建立完整。
科技印度只有一部分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如軟件制造、生物制藥等一兩項技術,而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發展可以說在目前的世界上綜合實力僅次于外國。
至于針對印度前一段時間宣稱的陸軍20萬大軍可對我國開展進攻式防御和空軍對我國進行戰略縱深打擊,我們可以從兩軍邊界的軍事實力對比看看印度說的這些可不可能成為現實。
印度陸軍在邊境有20多萬部隊,有5萬左右是所謂的精銳部隊,這些所謂的精銳部隊甚至無法完成全部的機械化,更別提剩下的15萬普通部隊了。不僅如此印度陸軍缺乏大量的專業設備,如裝甲維修車等其他專業用途的車輛,野戰防空和自行火炮基本上無法滿足陸軍龐大的需求。
這20多萬部隊部署至今已經超過將近2個月了,每天龐大食物彈藥需求就讓印軍的后勤部門倍感吃力,如果在戰時狀態,這條脆弱的補給線隨時就有崩潰的可能。
此外印度陸軍組織已經嚴重落后,仍繼續維持著軍區-軍-師-旅-團-營龐大的軍隊編制,這種編制已經徹底被現代化戰爭所淘汰掉了。
而目前我國軍隊已經完成了軍改,2021年已經實現了全軍機械化,正在向信息化大踏步邁進,我國陸軍改革后的編制為軍-旅-營-連,削減了以往復雜的層級,提高了指揮效率。所有合成旅下屬的營級作戰單位全面合成化,炮兵、步兵、裝甲兵等其他單位組成一個精銳營,協同作戰的能力超過過去一整個團的作戰能力。
整個旅的綜合作戰能力遠超印度一個師,因此我軍可以憑借少量的人數就能與數倍于我軍的印軍展開壓制狀態,這使得印度不得不常年在中印邊境部署數個軍、數十個山地師和步兵師以應對解放軍的壓力。
至于印度空軍,目前中印邊境印度擁有一百架以上的現代化戰機。都是印度花費巨資從俄、法手中買來的先進戰機,用來威懾巴基斯坦的空軍力量算是足夠,但是面對我國邊境的遠程/野戰的立體防空體系和隱形戰機而言無異于以卵擊石。
有網友在CMO兵棋推演軟件里做過模擬,印度空軍如果執意挑起大規模空中沖突,那么印度每損失10架或以上的戰斗機才能擊落我方的常規4.5代戰機,至于殲-20隱形戰機印度則要付出20架以上的代價才能擊落一架殲-20,因此,我們空軍的實力對印度是絕對碾壓的。
海軍更不用提,印軍的海軍主力全部加起來戰力不如我國海軍南海艦隊,那就更別說整個我國海軍了。
兩國的各方面綜合實力的差距使得印方不得不仔細考慮與外國“與虎謀皮”惹怒我國的下場會是什么樣的。
二、國際上的局勢和印度國內的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外國之前玩命的忽悠印度加入“印太戰略”針對我國,拿疫苗援助和支持印度入“常”來忽悠印度。而印方近些日子確實是這么做的,在國際上采用各種方法碰瓷我國,為了討好外國印度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沒想到外國很快翻臉不認人,改口不支持印度入常。拜登和外國國務卿已經數次的宣稱要為印度抗疫提供支持,但是被印度國內的媒體給予駁斥,稱外國只不過是利用印度對抗我國,外國又在開空頭支票,印度唯一的辦法就是向我國購買疫苗。
目前印度國內的疫情已經非常嚴重,而外國的口頭支援又無法徹底幫助印度,因此印度不得不考慮與我國的關系走向,畢竟我國是唯一一個可以大量出口疫苗的國家。
結合以上兩點,可以說印度目前是有一部分人對于中俄兩國的實力差距是有著清楚的認知的,中印現在和將來不可能發生全面沖突。之前炒作中印沖突只不過是博取外國主子的好感以博取支持,但是隨著被外國無情打臉又對我國表示緩和,可見印方正在處于反復橫跳之中,可以預見的是將來印度還會繼續的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