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朋正在工作。
紅網時刻8月16日訊(通訊員 何穰) “孩子不聽話鬧脾氣,在地上不肯起來,我就給拽了一下他的胳膊想把他拉起來,沒想到后果這么嚴重?!?月15日深夜,王女士和丈夫心急火燎地帶著4歲半的兒子超超(化名)來到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王女士邊哭邊說,后悔不迭。省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曾朋接診了超超,“一看一摸就知道是‘脫臼’了。”曾朋嫻熟地一只手握住超超的肘關節,另一只手握住超超的手腕,屈腕外旋的同時屈肘,不出三秒鐘,就將孩子脫位的肘關節入臼復位。
剛才一直痛得哇哇大哭的超超瞬間恢復了平靜,在曾醫生和爸爸媽媽的安撫下破涕為笑。“手法復位好神奇,曾醫生對孩子也是非常親切溫和,但是我們家長還沒來得及認真道謝,他就去忙著處理別的病人了……”回家路上,王女士特意點了兩杯水果茶外賣送給曾朋并留言“感謝白衣天使,你們辛苦啦!”
“這是肘關節脫位,醫學上叫橈骨小頭半脫位,又叫‘牽拉肘’,是嬰幼兒特有的損傷?!痹蠼榻B,這種損傷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主要是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動且對自身行為的后果缺乏足夠的認識,也與這一年齡段孩子的骨骼生長情況有關。孩子因為肘關節、肩關節等發育還不完全,所以很容易關節脫位。“用力拉孩子的手或拽孩子的胳膊都是比較危險的,在臨床中經常碰到因為這個動作而導致孩子橈骨小頭半脫位的情況,肩關節脫位則一般發生在孩子摔倒的時候?!?/p>
暑假是孩子發生各種意外損傷的高峰期,近一月來,湖南省中醫院骨科接診的因摔倒或外力導致各種關節脫位的兒童患者就達50余例。曾朋提醒,孩子摔倒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自己站起來,或者抱軀干把孩子扶起來,而不能是拉著他的手硬拽起來,尤其不要拉著孩子的一只手就把他“硬拽”起來。此外,拉著孩子的手快跑,跟孩子玩“拔蘿卜”等游戲太用力或在孩子穿衣服時生拉硬拽等都可引起關節“脫臼”,家長朋友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