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是浙江舟山1300多座群島中一座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島嶼,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中的觀音道場,每天前來朝拜的人絡繹不絕風雨無阻。
從游客中心乘船十幾分鐘就登島了,大多數人來都是為了禮拜南海觀音。卻很少有人知道上島后要先到“短姑古跡”來看看,甚至很多人游完了普陀還不知道有姑嫂兩人朝拜時遇到觀音顯靈的故事。
登上了普陀山佛國后的第一個景點是短姑道頭,又稱短姑圣跡、短姑古跡。這條由堅硬的石板筑成的短姑道頭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普陀山上的兩位高僧為了解決往來船只靠岸不便的問題,募集資金用巨石壘成長達11米、寬8米的石條道頭。一百多年來,這條道頭接引了無數前來朝拜的信眾。普陀山客運碼頭建成之后,道頭的使用功能轉變為了登臨普陀山的第一個景點“短姑古跡”。
這幾塊巨大的石頭好像是有意擺放在這里似的,是誰擺放的呢?估計普陀山在茫茫東海冒出來的時候,這幾塊大石頭就一并誕生了。是不是仙人們堆砌普陀島時剩余的幾顆呢?還是有其他來歷呢?
普陀山成為觀音道場后,千百年來都是信眾向往的圣地。某年某月有一對姑嫂相約從很遠的地方渡船而來,靠岸后即將可以朝拜觀音了,但不巧的是小姑子的大姨媽來了,自己感覺身上不潔就放棄了上岸,嫂子笑話她真是沒這個福分,就一個人獨自進山去了。小姑子雖然不能親自登島,卻雙手合十面向觀音的方向誦念大士圣號。
不知不覺到了午飯時間,小姑子餓得有點發慌,這時岸邊出現了一位手拎竹籃的老婆婆,踩著幾塊石頭來到了船上。慈祥的老婆婆將籃中的食物遞給小姑子,并說這是她嫂子托她送過來的。小姑子既感激老婆婆又感動自己的嫂子。等嫂子朝拜完下山回到船上時,小姑子心懷感恩之情的將這件事說與了嫂子。嫂子頓覺慚愧臉一紅低下了頭。嫂子為什么慚愧呢?
因為嫂子只顧自己上山去朝拜了,早就把船上的小姑子忘得一干二凈了。但聽小姑子說老婆婆送飯,她一下子想起在大殿禮拜觀音圣像時發現圣像下面的裙擺被水打濕了,原來觀音菩薩顯靈了,而她跪在圣像腳下響頭磕了無數卻沒能看到觀音真容,而小姑子沒有上山卻得到了觀音化身來救度。嫂子自知心不純凈修行不夠,所以慚愧不已。
這個故事慢慢被很多的人知道了,越傳越廣。為了以此告誡前來普陀山朝拜觀音的人,朝拜的真諦是什么?后人便將這個碼頭命名為“短姑碼頭”,而岸邊的這幾塊巨大的石頭就是觀音變化出來的,化身老婆婆后下水走到小姑子船上用來墊腳的。
傳說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人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這個故事當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所以我說來朝拜普陀山的信眾們,要先要到此一拜,明白了佛理事理再上山禮拜觀音境界會更高一層,你覺得呢?
觀音墊腳踩過的石頭成了名人文人們題字的好地方,他們將“到此一游”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了這里。
知道了短姑碼頭的故事,朝拜時也不會再混混沌沌了。下圖中我身后的寺院名叫“慈云禪寺”,是很小的一座寺院,倒是不著急的先去,在下山前去禮拜就好了。
很個朋友看了我發的普陀山游記后私信跟我說,特別向往普陀山,但此生無緣上山朝拜了,這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也有很多朋友也因種種原因暫時來不了普陀,覺得自己福德不夠。我想告訴大家,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千手千眼,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哦。不論你在哪里,你只要相信觀音菩薩會救你,就能得救。這就是常說的“心誠則靈”。
祈愿觀音菩薩護持我中華大地,疫情退去,國泰民安,眾生平安吉祥!你有什么心愿也大聲地說出來吧。
帶上老媽走遍我國我們一直在路上,以各地名山大川古建寺院為主,感興趣的移步到主頁查看更多視頻和圖文,或點擊下面藍色鏈接。
普陀山游記圖文:普陀山三日兩晚的完整攻略
普陀山游記視頻:這就是真實的普陀山
下期預告:寧波阿育王塔有佛舍利,但寺與塔已經被毀,舍利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