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播劇《你是我的榮耀》中,楊洋飾演的航天科學家于途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同時也讓我們近距離感受到了科學家神秘與威嚴。
在我們印象中,科學家都是極其聰明的,學習力、思考力、創造力都十分優秀,劇中的于途也是同學中學霸學神級別的存在。
除了超出常人的高智商,科學研究者是如何學習、如何工作、如何開展科研之路的呢?
諾貝爾獎獲得者卡哈爾在其《學習的方法》一書中給我們揭曉了答案。
《學習的方法》這本書包含了作者卡哈爾科學研究的經驗和大學執教中的真知灼見,指出了學生、青年學者普遍會面臨的認知陷阱,提出了學習和研究所需的素養和精神、方法和操作技巧,以及影響科學研究工作的社會因素等。
在這本書中,作者指出的認知陷阱一說對學習尤為重要,無論是學生、青年學者還是科研工作者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走出認知陷阱,掌握科學家們慣用的學習的方法,便能有效提升學習力、思考力創造力,在學習方面更進一步。
01
認識陷阱1:過分崇拜權威
人們對天才的過分尊重往往源于對公平的追求和自身的謙虛,二者都是無可厚非的,當然也值得贊揚。
然而,這種想法在一個新手的頭腦中占據第一的位置,就會立刻削弱其創造力,阻止原創性工作的正常進行。
正如同樣都是缺點,如果非得從中選出一種的話,傲慢自大總比羞怯自卑好得多。
衡量一個人的勇氣大小只有兩個基準點:征服困難或被困難征服,過分謙遜只會使人逃避戰斗,猶豫退縮的行為則實在可恥。
當某人不再盲目地沉浸在閱讀印成鉛字的天才的作品使之產生的那種自欺欺人的滿足感之中,而是走進實驗室去驗證自己的一些新奇而切實的想法時,崇拜英雄的情結就會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自尊和自信。
如果科研新手的導師沒有拿前人的輝煌成就嚇唬自己的學生,而是向他們闡釋每個科學發現的背景和由來,以及中間必然出現的一系列錯誤和失策等,這種做法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激勵——因為從常人的思維角度來看,這樣的信息對于準確地描述一個科學發現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類似這種巧妙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發現者不僅是智力杰出、解決問題能力高超的天才,而且從根本上說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新手不但不能在權威面前自慚形,還必須明白一點——根據一條殘酷但不可避免的法則——只有敢于質疑和反駁權威,自己的研究生涯才會得以前進。
后起之秀通過批駁和削弱歷史上或者同時代的前輩提出過的理論,從而在科學探索領域贏得一席之地的事例屢見不鮮。
縱觀歷史,各行各業的偉大人物都是從容不迫地在新的一代崛起之前做出成就并且享受自己的榮譽。盧梭( Rousseau)的這句話盡管犀利但卻實在:“所謂智者,從來都是寧肯相信自己創造出的謊言,也不接受別人發現的真理。”
02
認知陷阱2:最重要的問題都已經被解決了
公正地說,人們實際上沒有徹底解決過任何問題,他們反而都是被各種問題弄得頭痛不已。對于一位研究者來說看似貧瘠的土壤,常常會向另一位研究者展示她的肥沃。
只有用全新的思想分析問題才能擯棄偏見,看到新的可能性——而這正是相信某個問題已經被完全解決的人所看不到的。
我們懂得的知識是如此的支離破碎,意想不到的發現甚至常常會在探討得最為全面的課題中閃現。幾年以前,誰會想到在光與熱方面還有許多尚未解決的科學謎題。
簡而言之,在你貶損某種事物之前,先站在客觀的角度思考一下她的優點,不要認為她不重要,從而分散應有的注意力,影響正常的分析。
03
認知陷阱3:過度關注應用科學
在與大自然的較量中,生物學家應該像天文學家那樣,不把眼光局限在我們立足的這片土地,而是心無旁騖地沉浸在宇宙與思維的世界里,真理之光終將在那里閃現。
如果遇到合適的條件,我們的觀察和思維成果最終也會派上用場。
眾所周知,所謂一項發現實際上就是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條件聯系在一起,然后促成一個有用的結果。
許多科學研究結論在剛剛做出的時候往往沒有什么用處,然而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后,某種新的發現代替了舊的,科學的實際應用,比如攝影術、照相術、光譜分析、無線電報或者動力飛行技術等,就隨之產生了。
一項技術的成熟通常經歷了多個歷史時間段的發展,是她們綜合在一起的結果。
04
認知陷阱4:認為自己缺乏能力
有些人遇到了困難和失敗,就宣稱自己缺乏科研能力。
實際上許多人都是習慣性地將“無能”與自己學習和理解的緩慢、偶爾的懶惰、缺乏像耐心或者決斷力這樣的品質等其他原因混淆起來而已——而這些必需的品質都是可以通過努力的工作與成功的喜悅迅速地培養出來的。
自己是否真的缺乏能力,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評估一個人從事實驗室工作的能力,在《學習的方法》一書中,作者根據自身的經驗也推薦了兩種方法。
1. 請在研究工作中反復嘗試一些被別人認為是不可靠和難度大的分析方法。如果你在付出一定的耐心和努力之后,得出了與這些方法的原創者發表出來的結論相一致的結果,從而充分地享受成功的喜悅,特別是當你沒有經過任何人的指導,獨立地完成了這項工作時,這種喜悅感會更強烈。
2. 找一個研究起來比較困難并且充滿爭議的科研課題,先閱讀一些普通的參考資料而不是詳細的專論,大略地了解一下這個課題。在進行幾個月的實驗研究工作之后,請查閱有關該課題的最新文獻。
如果你得到的結果與文獻中的結論相似,如果你對那些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的看法與著名的權威人士一致,如果你成功地避免了某些研究者常犯的典型錯誤,那么請放下自己作為新手的羞澀,勇敢地摘取科學的果實吧,因為你完全可以勝任科學工作。
當然,能否得到她們取決于你努力工作的程度,即便是才智中等的研究者也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果。
只要我們堅持訓練,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充分利用時間,對選定的課題進行透徹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
某種能力天生的缺乏,可以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作進行補償,勤奮能夠替代才能,甚至創造才能,只要意志堅定就能實現。
科學研究需要走出認知陷阱,保持永恒的學習力、培養自身創新力、擁有持久的專注力,學習也是如此。
只有保持恒心、去除錯誤的認知、擁有長遠的計劃、相信自己的能力,找到正確的學習的方法,提升學習力、思考力、創新力,不管是學習成績還是科研工作都能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