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那么當下的國際社會,不變的卻是混亂。
眼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前不久,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曾預言,世界將再經歷一次“洗牌時刻”。
8月19日,也就是阿富汗“變天”的第5天,世界又傳來了3個混亂信號。
第一個,誰干的?光天化日之下,烏克蘭市長在家中遭“斬首”。
烏克蘭克里沃羅格市市長巴甫洛夫,被發現在家中死亡。
據悉,巴甫洛夫的尸體是在陽臺上被發現的,胸部中彈,尸體旁邊還有一把槍。目前,當地警方已對此展開調查。
克里沃羅格市位于基輔以南400公里,是烏克蘭第二大鋼鐵工業中心。雖然巴甫洛夫的死亡原因尚不明確,但48歲的他正處于事業上升期,幾乎可以排除自殺的可能。
去年年底,巴甫洛夫擊敗競爭對手,順利當選沃羅格市市長。在踏足政界之前,巴甫洛夫做過許多基層工作,例如電氣裝配工。
最值得注意的是,巴甫洛夫是“反對派平臺—為了生活”黨的成員。該黨是烏克蘭議會中最大的反對黨,長期批評澤連斯基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并呼吁與俄羅斯和解
說簡單就是,巴甫洛夫是一名親俄派烏克蘭官員。
巴甫洛夫遇害后,“反對派平臺—為了生活”黨主席拉比諾維奇稱,巴甫洛夫死于暗殺。
另據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巴甫洛夫中彈后還踉踉蹌蹌地走了大約10米,隨后倒地不起。
就目前來看,巴甫洛夫遇害無非兩種可能。
1,死于澤連斯基政府內部人員之手。巴甫洛夫既是一名親俄市長,又是反對派成員,自然被澤連斯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更何況巴甫洛夫48歲就當上了市長,未來不可限量,澤連斯基索性“先下手為強”。
2,死于國外間諜之手。近來,因克里米亞、“北溪-2”問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關系持續升級。
在此背景下,想渾水摸魚,趁機激化俄烏沖突的勢力大有人在。
能夠預見的是,反對派對于巴甫洛夫的死絕不會得過且過,勢必會向澤連斯基討說法。烏克蘭政壇的一場內斗將難以避免。
第二個,難逃“短命首相”結局?菅義偉愿望落空。
19日,日本執政聯盟消息人士透露,菅義偉已不可能像早前預期的那樣——在9月上旬解散眾議院,并提前舉行大選。
按照菅義偉的盤算,通過順利舉辦東京奧運會,并盡快推動疫苗接種,贏取日本民眾的好感。再在東京殘奧會9月5日閉幕后解散眾議院,贏得大選后自動續任,而不必進行黨首選舉。
但事與愿違,事態的發展與菅義偉設想的截然相反。
眼下,德爾塔變異毒株正在日本迅速蔓延,新增確診病例數高居不下。17日,菅義偉不得不再次延長東京地區的緊急狀態時間,并擴大適用范圍。
與此同時,包括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自民黨政策調查委員會會長下村博文在內的多人,都已宣布將競選下屆黨首,更加打亂了菅義偉的計劃。
目前,菅義偉的支持率已跌破30%,此外還有超過六成的日本人表示,不希望他繼續擔任首相。
一連串的不利消息都表明,“半路出家”的菅義偉很可能難逃“短命首相”的結局。
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去年接任安倍成為日本首相以來,菅義偉幾乎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績。最近又是接連在公開講話時遲到、出現嚴重口誤。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事實證明,72歲的菅義偉只適合擔任“大管家”,而不是一塊當首相的料。
第三個,繼續控制阿富汗?美議員提議駐軍印度,還提到了我國和巴基斯坦。
阿富汗局勢的大變,在外國政壇內引起巨大轟動,包括特朗普、小布什、蓬佩奧在內的多名外國政客相繼發聲。外國眾議院格林也是其中之一。
19日,格林公開建議,外國應該在印度部署快速反應部隊,以應對阿富汗局勢的變化。
雖然這名曾經參加過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老兵,也對拜登倉促的撤軍計劃進行了批評。但他更認為,隨著美軍的撤離,阿富汗將陷入權力真空,一旦塔利班統治阿富汗,將對外國造成巨大威脅。
格林表示,如果外國能向距離阿富汗不遠的印度出兵,一旦阿富汗局勢有變,便能迅速進行干預。
此外,格林還稱,出兵印度還能威懾我國和巴基斯坦。
他宣稱,巴基斯坦多年來與阿富汗塔利班存在密切關系,并正在充當我國和塔利班之間的中間。
格林還毫無根據地揣測,稱中巴很可能會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合法性。
說直白點,格林建議出兵印度,一來是為了讓外國在撤軍后繼續控制阿富汗,二來也是為了密切監視中巴。
但問題在于,在日韓深受美軍之苦的情況下,印度會接納美軍嗎?更何況,雖說印度在采購美制武器時從不手軟,但外國駐軍畢竟涉及到主權問題,民族自豪感極強的印度人,必然會果斷說不。
最后,還是不免多說幾句。
這個世界從未真正太平過,我們之所以覺得混亂離我們很遙遠,只是因為我們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
外面的世界越是充滿動蕩與不安,我們就應該更加珍惜所擁有的平穩和安定。
因為這一切,都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