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年前,在我國的某個小鎮有一位母親,她丈夫死得早,唯一的親人是兒子。她勤儉、持家,辛辛苦苦地把兒子撫養長大。
兒子長大后,面對著花花綠綠的世界,總想到外面闖蕩一番。母親向他描繪了外界的艱苦,兒子依然不顧母親的反對,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悄悄地溜出了家門。
兒子來到了另一個城市,這里高樓林立、人煙阜盛,兒子心想,終于可以大展宏圖,遠離那個貧窮、落后的小鎮了。 兒子想象的還太天真,他為了生,不得不起早貪黑地忙碌著。 轉眼,一年過去了,兒子已經瘦得不成樣子,每當想起母親對他的體貼,給他煮上熱騰騰的飯菜時,眼淚就嘩嘩直流。 不過,為了讓母親看到他有出息,仍然在外面不停地打拼著。
七年后,他終于成立了自己的一家公司,有錢了,他開始想到了他的母親。他要回去,讓母親風風光光地迎接他。 兒子在回到鎮的時候已是深夜,四周靜悄悄的,看到多年不見熟悉的光景,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這時候,他老遠就看到了,他家里的燈光仍然亮著。憑他的經驗,母親從來不會睡這么晚。現在是怎么一回事呢? 懷著種種好奇與疑問,兒子推開了家門,奇怪的是大門竟然沒有被鎖上,連堂屋的門也是半掩著,兒子清醒地記得,在他小時候,母親總是把門鎖得緊緊的,說以防有小偷進來行盜。可是,為什么今天卻敞開著呢? 看到微弱的燭光下,母親骨瘦如柴的身影,兒子再也矜持不住哭出聲來。
兒子的哭聲驚動了沉睡中的母親,她翻過身來,看了好久不見的兒子,說:“你回來了!”然后,她起身問兒子冷不冷,餓不餓。 兒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哇哇”大哭,說:“這些年來,我以為,只要我幸福了,母親您就會幸福。” 母親說:“你過得好我也會好,但我擔心你一直過得不好。” 兒子就把在外面的經歷告訴了母親,母親聽了后,長吁嘆了一聲,說:“我兒子終于長大了!”然后,笑著要給兒子做夜宵。 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兒子忽然想到了沒有上鎖的門,問:“媽媽,今天您怎么不鎖上門呢?” 母親很沉靜地說:“自從你離開后,我已經七年沒有鎖上門了。” “為什么啊?” “因為我怕你回家后找不到進屋的門!” 兒子聽了,感動極了,眼淚仍肆意地流。
在這個世界上,母親對我們的感情很深,無論如何,都會心甘情愿地為我們付出,她對我們的愛憐,給予我們的關懷,是別人難以企及的。當要遠離她時,可曾想到會對母親帶來什么樣的傷害呢? 要考慮到母親,天下母子情深,從而營造一個健康、幸福、和諧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