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朗格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時空膠囊實驗。”
研究人員找了一個地方,精心布置成與20年前一模一樣,取名為“時空膠囊”。
研究人員還邀請了十六位年齡都在七八十歲的老人,八人一組,分為甲乙兩組,讓他們在“時空膠囊”里生活一個星期。
唯一不同的是,甲組老人被要求真的要把自己當成年輕二十歲的人來看待。
一個星期后,兩組老人的身體素質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在進入“時空膠囊”以前,這些老人的視力、聽力和記憶力都比較差,可是經過一個星期,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了,血壓降低了,步態、體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更出色的展現。
更讓人吃驚的是,甲組老人的關節更加柔韌,手腳更加靈活,就連在智力測試中的得分也相對較高。
朗格由此得出結論:“人的心與身之間,意念與軀體之間,是存在著某種聯系的。”
正如我國古語有言:“物由心轉,境由心生。”
生活是什么樣的,由我們的內心決定。
積極的心念,才能帶來健康的身體、美好的生活。
你的能量場,決定你當下的狀態
有研究表明:宇宙萬物的本質就是能量,生命也是由能量構成和主導的,一切事物的變化皆靠能量來運作。
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小宇宙,蘊藏著巨大的潛能,而能夠掌控能量之門的就是我們的心。
我們的心態不一樣,能量不同,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同。
俄羅斯科學家科羅特科夫曾通過特殊的機器,拍攝到了用肉眼無法看到的人體能量圖。
顯示在照片上就是,在不同的人體周圍有顏色不同的光暈。
結果發現:總是表現出愛、喜悅、勇氣、平靜、主動等性格的人能量是強的,而總是表現出悲慘、絕望、遺憾、恐懼、失望等性格的人能量是弱的。
科羅特科夫意識到:人們的精神和情感狀態,能夠對人體的能量場產生影響。
比如,一個人走近大自然,或者看到自己的愛人時,他的能量就會提高;而一個人處于孤獨或者憤怒之后,他的能量就會減弱。
你的能量場,決定你當下的狀態,又決定著你只能吸引和你能量層級同頻率的人。
就像《吸引力法則》書中寫的:
“千萬不要小看了‘嘆氣’,成天唉聲嘆氣的人會趕走自己的好運氣,會吸引來各種不順和倒霉的事情。”
抱怨自己運氣差,抱怨老天的不公,只會讓身邊的人也變得情緒化。最終散發出去的負能量,還會回到自己身上。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同頻率的人和事,才能相互吸引。
散發消極的能量,只能吸引負面事件;輻射積極的能量,才能帶來積極結果。
越是情緒不佳,越容易帶來不好的事情。有好心態,才能有好狀態。
改變你的能量,生活會隨之改變
有研究表明:
能夠顯著影響和決定一個人意識能級的因素不是其文化程度、學歷、閱歷、權力、財富、地位等世俗尺度,而是一個人的心境。
我們的世界怎樣,完全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她。
就像塞繆爾曾說的: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她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她,她也笑著看你。”
我們能看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還是糟糕與黑暗,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
《大智度論》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佛陀和一個徒弟出城,在路上遇到一個可憐的老阿婆。徒弟大發善心,請求佛陀去度化可憐的老阿婆。
可是,就算佛陀出現在老阿婆的面前,她還是選擇視而不見,依舊抱怨自己生活的落魄與無奈,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無法自拔。
拜倫曾說過:“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同樣的事情,消極悲觀的人只會看到生活黑暗的一面,而樂觀積極的人能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改變自己對待事情的心態,你所以為的壞事也能有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57歲的陳先生,在武漢做蔬菜生意,去年感染新冠肺炎,面對未知的疾病,陳先生最開始非常焦慮和擔心。
后來,他看到醫護人員給他打氣,家里的妻子和兒子也在等待著自己康復回家,讓他更有信心戰勝病魔。
他告訴自己“治療的過程,是身體在和病毒做斗爭。積極樂觀的心態很重要,要吃好睡好,就把她當作一次重感冒,扛過去就好了。”
于是,他積極地面對治療,給自己打氣,強迫自己多多吃飯,按時吃藥,配合醫生治療,最終他靠著樂觀的心態和頑強的精神,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痊愈出院。
羅馬詩人維吉爾所言:“他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
好的心態,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養好心態,能量隨之提高,生活才能越來越好。
你的心念,決定了你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有一份報告稱:
每個人的健康長壽15%取決于遺傳因素,25%取決于外界其他因素,而60%取決于自己。
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我們自己的信念,決定了我們的健康。
《黃帝內經》里面也說到:“心者君主之官”。
意思是,人的意識、心態對戰勝疾病起決定性的指揮作用。
人到中年,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養心。
想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就要保持積極的信念,不妨做到以下三點。
1.學會調節情緒,保持身心健康
西方現代心理學認為:
身體充滿智慧,身體的慢性疼痛,除了受到傷害所致外,絕大部分是因為我們的情緒、壓力和心理問題所造成。
大量臨床醫學研究也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癥,都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經常情緒低落的人,免疫力低下;經常發怒的人,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經常忍氣吞聲的人得癌癥的幾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若被壞情緒掌控,只能是得不償失。
一句話,壞情緒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會讓一切變得更糟。
心態不好,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良好情緒,身體才能保持健康,才能有精力對待生活周遭。
2.改變思維方式,用積極心態看問題
俗話說:“心念一轉,萬念皆轉。”
正因為念頭可以轉變,只要改變觀念,生活才能跟著轉變。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指揮官,生活是什么樣,完全在于我們如何對待她。
同樣是半杯水,積極的人看到還有半杯水而開心,消極的人看到只剩半杯水而難過。
學會用積極心態看待生活,才能擺脫負面事件的影響,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積極對待生活,生活也才能給我們友好回饋。
3. 增強內在力量,提升自身能量層級
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巨大的磁場,任何活動都會導致內在能量的改變。
太多的內耗會把我們自身的能量消耗殆盡,身體也會隨之出現各種問題。
我們要學會有意識地成為高能量的人,使負能量向正能量轉化,自身能量才能越來越高。
如果你現在的圈子每天充滿了抱怨、負能量,不妨換一個圈子。
和喜悅、平和、樂觀的人交朋友,自己才能成為高能量層次的人。
用高能量層級去對待生活,才能吸引更多高能量的人和事,從而使生活進入正向循環。
俗話說:“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只要我們的心靈燦爛,生活才能充滿陽光。只有我們的內在能量強大,身體才能保持健康。
人生快樂與否,其實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心情。
當我們能夠調節自身情緒、學會用積極心態面對生活、提高自己的內在力量,為自己的心靈敞開一扇門,生命才能得到更多的正能量,精力才能充沛,身心才能健康,人生也才能越來越順。
人活一世,活的是心情,拼的是心態。
愿你我都能擁有一顆安閑、自在、豁達的心,用最好的心念過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