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鄭小妮子,一個專注個人成長和自律生活的90后。喜歡寫成長干貨,點擊上方【關注】,你想看的這里都有。
文:鄭小妮子 | 排版:鄭小妮子
最近收到很多小伙伴的信息,大都是關于迷茫問題的。
比如說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該出社會鍛煉還是該繼續念書;
比如說裸辭的社會人不知道自己該去提升自己還是接著工作;
比如說手里有一大筆錢不知道該買房還是該投資。
……
每個人的迷茫都不一樣,而我也不能保證自己給出的建議是否對你有實際的用處,這一點著實讓人腦袋疼。
古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我就想著,要不然就寫一些“如何靠自己就可以解決迷茫問題”的干貨吧,這樣下次遇到也可拿來用上。
好了,言歸正傳。
我對迷茫的理解是“讓自己陷入兩難境地,且無法快速作出抉擇的時刻”。
通過和很多朋友聊天,我也發現關于迷茫問題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征:
01、沒有清晰的定義。比如上面的例子1,沒有一個定義可以說大學生該去社會鍛煉好還是該深造好,所以我們只能靠自己的意愿或者利益最優化去選擇是念書還是出社會。
02、沒有絕對的對錯。比如上面的例子2,提升自己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工作則是讓自己有足夠的經濟支撐來提升自己。
不是說提升自己就是錯的,也不是說去工作就是錯的。
他們并不是對立面,并不是非A則B的事情,不過就是選擇的問題,不是對錯的問題。
03、無法預判未來的結果。比如上面的例子3,萬一我的錢買房結果房價跌了怎么辦?萬一我的錢拿出來投資結果打水漂了怎么辦?
就是你當前做的這個決定或者事情,是無法預判結果的。
且一旦你做了其中的某一個決定,不管是好是壞,你只能接受,沒辦法改變。
最后一個特征也是很多人迷茫的重要原因:正因為我無法知道結果是好是壞,所以我擔憂我這樣做的結果不是我想要的。
當我們弄清楚迷茫是怎么一回事,解決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我們在迷茫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去詢問別人:我該怎么做?我該如何選擇?
別人給的建議固然寶貴,但是終究還是無法切身體會,我們可以在自己有足夠考量的情況下適當結合他人的建議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
所以,小妮子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如何靠自己來解決迷茫”這件事,一共是四個方法,如果現在的你正處于迷茫的階段,建議收藏起來,看過之后保證你會豁然開朗。
01、方法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你最可能去做的是什么。
人為什么迷茫,不就是不知道自己當前該做什么嗎?
比如例子1,關于出社會和繼續深造。其實在這兩者之間選擇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如果你想從事更考驗技術和學識的行業,而且目前沒有必須要你去做的事情,就選擇深造。
如果你想早點出社會積累工作經驗,通過優秀的履歷來成就自己,那就選擇出社會。
沒什么好糾結的!
02、方法二,在問題面前多重考慮,使用情境轉換的方法。
我們在討論某人某事的時候,都會說“我要是誰,我就怎么做”之類的話,那么這種情況同樣可以用在這里。
比如說,你在選擇的時候,就不斷地問自己:
如果我是xx(自己的榜樣),我可能會如何選擇?
如果我在冷靜三天之后,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如果我的父母/朋友/同事在這里,他們可能會給我什么樣的建議?
這種將事情轉換成不同情境下的情況,也能讓自己的問題快速得到解決。
03、方法三,你做的選擇,最好可以讓自己在未來5年或者10年受益匪淺。
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的長期價值。
現在的你回想一下,在十年前或者五年前做的哪件事對現在的你有正向的影響?
這件事放到現在同樣可以將她堅持下去,也可以重新選擇一件對未來有益的事情去做。
比如說我寫作這件事。
我當過寫手,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收入還是可以的,但是只要我哪天不寫了,我就沒有收入。
但是自媒體不一樣,比如我在小紅書上發布的一年前的筆記還在推薦,最新上優質的文章一年甚至幾年前的文章都在推薦,只要推薦,就可以產生收益。
還有我現在手里掌握的自媒體經驗和技巧,可能在未來我會將她們寫成書或者做成課程來創造更多的收入,這就是長期價值。
總的來說,
當寫手,來錢比較快,多勞多得。
自媒體,來錢比較慢,細水長流。
當我意識到寫手的工作并不是最優選擇時,我就開始轉變自己的寫作路線。
這說明什么?在迷茫的時候,跳出短期的范圍來看未來,將整個層面拔高一點,你要的答案就擺在那里。
總體來說就是,凡事你考慮得越長遠,就越容易做選擇。
04、方法四,選擇要遵從自己的意愿,但是又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態度和訴求。
否則就是一意孤行。
你要綜合很多情況來考慮:這件事值不值得做?參與這件事的人有沒有好的建議?
你要向德高望重的前輩請教,獲取經驗;還要向與這件事有關的人達成共識。
比如說你想要創業,就要考慮一定的風險和責任,不能只靠自己一腔熱情,也不顧別人的想法,莽撞地去做,這樣不僅不能解決迷茫問題,反而會陷入更深的迷茫里。
當你想要做的事情,通過自己的深思熟慮,也有參與人的認可支持,又有他人的誠心建議,這個抉擇還難嗎?不難了!
這就是我在題干中說的“選擇要遵從自己的意愿,但是又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態度和訴求”。
今天的干貨就是讓大家重新獲得一種思考方式,能夠站在各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迷茫這件事,這樣你就容易找到解決迷茫的方案。
就像我們在進行引擎搜索的時候,輸入“迷茫”,會出現很多關于迷茫的信息,但是范圍很大。
當我們輸入“大學生迷茫”,加了一個“對象詞”,就會比上面的關鍵詞精準一點;
當我們再輸入“大學生迷茫建議”,就可以很精準地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而我們解決迷茫而采用的這些方法,就像是一點點精確關鍵詞的過程,最終會得到一個理想的答案。
其實迷茫是沒有辦法完全解決的,因為只要我們在不斷地前進,就會產生迷茫。
博多.舍費爾在《小狗錢錢》里說:
困難和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盡管如此,你仍然要每天堅持下去,堅持去做對你的未來意義重大的事情。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迷茫又不斷向前的過程,在自己感到迷茫的時候,多依靠自己解決迷茫的問題,而不是將希望寄放在別人身上。
當你解決掉越來越多的迷茫問題的同時,你還順帶提升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深度、厚度以及寬度,人也會越來獨立,成為一個“人間清醒”。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經過小妮子的講解,有沒有開始對自己的迷茫感到清晰了呢?如果有,別忘了動動你的小手指給我點個贊,謝謝你呀~
延伸閱讀:
10個年輕人越早知道越好的道理
女生20條基本禮儀,做個有教養的女生
給起點低的人8條實用建議(建議收藏)
寫給所有低學歷的女生
END
鄭小妮子說:
這里的每一個字,都是小妮子用心敲出來的,只希望能幫到每一個喜歡我的人。
點個【贊】,讓我知道,人生路上你也【竭盡全力】。
作者介紹:小妮子,一個專注個人成長和自律生活的90后。愿望是擁有真正的自由,想在【最新號】寫滿15年,陪你從青銅到王者。
為了讓你看到小妮子的干貨推送
多多留意我
和小妮子一起,提升自己,成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