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梅、老李離婚事件在網上沸沸揚揚,一直沒有停歇。現如今兩個人都在盡量的走出離婚帶來的陰影。老李回歸母親家,給老娘做飯、引導老老娘唱歌,盡顯孝子模樣……。賈梅沒有采納網友的意見沉靜下來,繼續著她固有的生活方式,用表面的堅強掩飾內心的空虛和落寞。
這里我不想說賈梅的性格及情商,也不想說老李的心機與自私,因為透過一個多月網絡上關于他倆的林林總總看,走到今天這樣的結局是必然的。對男人來說情感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女人來說卻是全部,所以才有了今天老李的灑脫和樂觀,有了賈梅的憔悴與慌張。
今天也想透過我身邊幾對再婚夫妻的悲歡離合,談一點自己的想法。
同事王女,37歲時因為丈夫外遇、沒有丁點兒的責任心而離婚,獨自撫養12歲的兒子。40歲時遇到比他小三歲的男友。男友的猛烈追求及樸實率真的性格感動了她,倆人相處直至兒子上大學以后同居,過著你恩我愛的美好生活。男友的兒子一直由他父母撫養著,一個很爭氣的孩子,考上了美術學院。在我們這樣一個小城市,男友的工資并不是很高,但兒子的上學費用很高。倆人常常為經濟問題鬧矛盾,最后相處9年的倆人不得不分手了。
閨蜜雪姐,再婚后夫妻共同生活了18年離婚了。離婚是因為姐夫的母親。雪姐說,其實姐夫對雪姐是非常好的,在經濟上沒有任何的隱瞞和顧慮,為雪姐買車、和雪姐的前夫共同出資,為雪姐的兒子買了一套房子等等。但是共同生活的這18年里,雪姐的兒子從來沒有來過姐夫家吃一頓飯,過一個年,因為姐夫的母親不愿意。甚至,在后期,老太太像防賊一樣防著雪姐,把家里冰箱里海參編號,每天晚上必須回家給她做飯。只要雪姐和朋友吃飯或者應酬,老太太就不高興,摔摔打打,大聲呵斥著。天長日久,每每如此。一邊是再婚的妻子,一邊是母親,姐夫困頓卻又解決不了,只能離婚。
同學李某,12歲時母親去世,13歲時父親再婚娶妻。50歲時繼母患了老年癡呆,父親身體也不好,沒有辦法照顧癡呆的再婚妻子,繼母的兒子有些智障,也照顧不了母親。他們姊妹三個就將繼母送到了養老院,境況可想而知。
很多人說,人到老了一定要有個老窩兒、老本兒、老伴兒、和老友。老窩兒、老本兒可以憑我們的能力去獲得,但是老伴兒確是需要緣分的,特是年過半百的再婚夫妻。沒有共同的孩子,仿佛就沒有共同的目標。需要用智慧、包容、理解和大度,妥善解決經濟問題、子女問題及父母的養老問題,任何一方面處理不好,就不要指望白頭到老,互相攙扶走過余生。
所以,在這里奉勸未婚的男孩女孩,切不可為了結婚而結婚,一定要知己知彼,和正真三觀一致,情投意合的人,再邁入婚姻殿堂。奉勸年青夫妻,只要不是因為賭博、家暴問題,真的都可以為了孩子,為了將來老的這一天,慢慢磨合著、理解著、包容著,甚至將就著過日子。在“材米油鹽醬出茶”中生出些滋味。奉勸年過半百的孤單人士,在沒有遇到那個能夠吃到一起,玩到一起、嘮到一起、真正有情有義的人,不要搭伙過日子,別再走入婚姻。不然受傷的是自己,也牽連到子女。
一點拙見,不喜勿噴[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