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科研黨來說
生命不息,論文不止
做實驗-寫論文-投論文-改論文
總是在無限循環
而投稿就是一場崎嶇坎坷的修行
好不容易等來審稿意見
又擔心用詞不當
引起審稿人的反感直接被拒稿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如果有此焦慮一定要看看下面
給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的
【妥當回復審稿意見】
解憂指南
好好說話,一看就會!
2021年初,的正刊和子刊就都開始公開了同行評審的記錄,文章發表前作者可以選擇是否公開審稿內容。
公開同行評審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創新,讓審稿過程變得更加透明,也給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包括如何審稿、如何回復審稿意見。
Nature同行評審下載
同行評審下載非常簡單,和下載SI一樣簡單,先找到SI部分,如果這篇文章公開了同行評審內容,就會在SI下面有‘Peer Review File’文件,下載即可。
根據兩個Peer Review文件,就可以學習Nature級別的意見回復,需要原文的還可以在文章末尾找到鏈接。
研究過Nature級別的審稿意見就會發現,妥當的審稿意見回復有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
01
首先,感謝審稿人花時間審閱你的稿件。具體話術有很多,多積累一些,就不用為寫重復的感謝句子而尷尬。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卑不亢,簡單粗暴,但這一般是有底氣的大佬。
02
回復的文字一般用彩色。審稿意見回復內容包括:普通文字、原文的文字、修改的文字,需要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可以提高審稿人的閱讀效率。
可以用藍色、紅色、斜體這樣的不同字體格式來區分,沒有統一要求,只求美觀、高效。
03
不要直接回復yes 或 no。即使是被要求做一些小的修改,比如改正拼寫錯誤的單詞,你可以說“We 've corrected the typo.”。如果是更嚴重的錯誤,你還可以加上“We apologize for our error.”
04
05
盡可能讓你的回復內容清晰明了。不要讓審稿人或編輯為了找到你修改的地方而再次去閱讀手稿。
所以,回復時不要說
“We’ve made the change. See page 5, line 24 of the revised paper”,
而是說“We’ve changed [original text] to [edited text] (page 5, line 24)”。
把修改部分直接明了地展示出來。
但如果你改寫了整個段落或某個部分,
你可以這樣回答:
“We have revised the text to address your concerns and hope that it is now clearer. Please see page 5 of the revised manuscript, lines 9–20, and page 6, lines 1–20.(我們已按照您的建議修改了文本,希望現在能符合要求。參見第5頁,第9-20行,第6頁,第1-20行。)”
05
不要忽略審稿人提出的任何建議。應該對每一條意見進行回復——要么做出修改,要么拒絕修改,但是要給出拒絕的理由。
選擇明智的做法:即使有時候你不同意審稿人所提出的某些微小的修改建議,但通常對于細微的修改最明智的做法是接受建議,這也能表明你虛心接受建議。
06
在解釋你為什么不同意審稿人的建議時,措辭要委婉。為了表明你的觀點,你可以使用一些補充材料,如圖表和表格,但這些補充材料不能是你論文中的材料。
當審稿人不能理解你的觀點時,不要覺得他們是無知的。要去嘗試理解審稿人為什么這樣問,是不是因為自己表述不清導致審稿人不理解,審稿人關心的問題在哪。
因為作者本人是非常理解文章,但審稿人不一定知道全部的背景知識和實驗過程。揣摩可以提高文章的表達能力,盡量避免誤解。
07
要對每個審稿人的意見逐一做出回復,就好像他們是你的唯一審稿人一樣。不要對一個審稿人說“Please see our answer to comment 34 of Reviewer 2”。
08
在最后結尾時,記得加上這樣一句話:“W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referee again for taking the time to review our manuscript.(再次感謝審稿人花時間來審閱我們的稿件。)”
學會了回復審稿意見
也就是學會了好好說話
行百里者半九十
多汲取一點前人的經驗
就少走一點彎路
作為一個優秀的科研人
不僅要能自如地回復審稿意見
對待配圖也要力求完美
為了讓廣大學術黨
迅速高效地提升論文配圖質量
科研繪圖·學術圖像專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