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到1987年,新我國的開國十大元帥還剩下2位健在,他們是徐向前和聶榮臻,開國十大將也僅剩下了2位健在,他們是譚政和蕭勁光。曾經在戰(zhàn)場上叱咤風云席卷千軍的著名戰(zhàn)將粟裕、韓先楚、許世友、楊勇、梁興初、王近山等等,都已經離開了人世。
戰(zhàn)神走了,整個世界好像一下子變得安靜了。好像沒有了主角的歷史舞臺,一下子變得空洞了。動人心魄的傳奇說完了,剩下的就是平淡,就是尋常的日子。
就在1987年,我國軍事史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喚醒了當年熱血沸騰的激情,重新刷亮了世人的眼球,為了編寫紅四方面軍的軍史,碩果僅存的一批老將們,聚到一起,照了一張萬分珍貴的合影。這張合影堪稱是神仙聚會。
尤其是前兩排的將軍們,隨便一個站出來,都能讓大地震動,讓敵人退避三舍。合影中,有11人當過大軍區(qū)司令員。11位大軍區(qū)司令同框,真是盛況空前。他們加在一起,幾乎囊括了新我國設立的全部大軍區(qū)。
王近山的搭檔杜義德
前排左一戴眼鏡的是杜義德中將,在劉鄧大軍中,擔任第六縱隊政委,瘋子將軍王近山的老搭檔。杜義德是紅四方面軍的老將,武漢黃陂人,17歲參加紅軍,22歲成為正師級。
長征勝利后,杜義德參加了西路軍,擔任警衛(wèi)團團長,西路軍失利,杜義德大難不死,歷經千難萬險回到了延安。1949年,二野成立,杜義德?lián)伪鴪F副司令員兼軍長。
建國后,杜義德改任海軍工作,1980年,經鄧小平親自點將,杜義德接替韓先楚擔任蘭州軍區(qū)司令員,成為正大軍區(qū)級。到1987年,杜義德已經退居二線,所以合影中他沒有穿軍裝。
否則,到1988年,他是有資格授上將的。杜義德非常高壽,在2009年逝世,活了98歲。
大器晚成張才千
緊挨著杜義德,前排左二是張才千中將,湖北麻城人,紅四方面軍的老將,19歲參加紅軍,23歲成為正師級。張才千的一生非常傳奇,也非常曲折,他的職務經常是時高時低,浮動較大。
1937年,八路軍成立,他就是團長,到1945年,抗日戰(zhàn)爭打了8年,他才升任旅長。解放戰(zhàn)爭三年,張才千長期擔任旅長,職位晉升非常慢,被很多老部下超越。
張才千屬于那種大器晚成的將軍,建國后,尤其是到晚年,他的成就非常大,先是擔任南京軍區(qū)參謀長、副司令員,60歲進京擔任副總參謀長,69歲離京南下?lián)挝錆h軍區(qū)司令員。
到1987年合影的時候,張才千也已經退居二線,不在軍隊中任職了,所以他也沒有穿軍裝。1994年,張才千以83歲高齡逝世。
緊挨著張才千的,前排左三是程世才中將,毛主席曾經說過,程世才,不世之才。建國后,毛主席親自圈定他擔任公安軍第一副司令員。程世才不但當過大軍種副職,還當過大軍區(qū)副職。到1987年合影的時候,程世才已經退居二線,所以沒有穿軍裝。1990年,程世才因患癌癥病逝,享年78歲。
(陳錫聯(lián)和徐向前)
二野小鋼炮陳錫聯(lián)
前排左四,緊挨著程世才的是陳錫聯(lián)上將,湖北紅安人,14歲參加紅軍,20歲成為正師級,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第一年,當團長,第二年升任旅長,解放戰(zhàn)爭時期從縱隊司令員,升到兵團司令員。
二野小鋼炮,威力無窮,建國后升遷更快,40歲授開國上將,當過沈陽軍區(qū)和北京軍區(qū)司令員,還當過國務院副總理,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他是毛主席晚年非常器重的開國將軍。
1976年,毛主席曾經兩次對陳錫聯(lián)說,你要掛帥。1987年合影的時候,陳錫聯(lián)已經退居二線,所以也沒有穿軍裝。1999年,陳錫聯(lián)逝世,享年85歲。
前排左五是洪學智上將,安徽金寨人,16歲參加革命。作為一代名將,洪學智當過東北野戰(zhàn)軍第六縱隊司令員、志愿軍副司令員,建國后他沒有當過大軍區(qū)司令員,而是進入軍隊后勤系統(tǒng),長期擔任總后勤部長,是全軍公認的后勤大管家。
到1987年,洪學智還是軍委副秘書長,仍然在軍隊中擔任要職,參與全軍的領導工作,所以合影的時候,他是穿軍裝的。1988年,洪學智再次授上將,成為全軍唯一的六星上將。2006年,洪學智以94歲高齡逝世。
正國級將軍李德生
前排右一是李德生將軍,河南新縣人,紅四方面軍的老將,14歲參加革命,紅軍時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李德生的職務并不顯著。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是王近山麾下的旅長、師長。
1951年,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李德生關鍵時刻頂了上去,指揮上甘嶺戰(zhàn)役的王近山有句名言,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了。李德生配合秦基偉,守住了上甘嶺陣地,一戰(zhàn)成名。
建國后,李德生受到毛主席的賞識,當過北京軍區(qū)司令員、沈陽軍區(qū)司令員、中央副主席,是第一位官至正國級的開國將軍。1987年的時候,李德生還是國防大學政委,仍然在軍隊中擔任要職,所以合影中,他是穿軍裝的。2011年,李德生以96歲高齡逝世。
(徐向前和鄭維山)
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
李德生旁邊,前排右二是他的老鄉(xiāng),鄭維山中將。鄭維山和李德生都是河南新縣人。鄭維山15歲參加紅軍,18歲成為正師級,比陳錫聯(lián)還出類拔萃。長征結束后,鄭維山經過西路軍的失利,一路乞討回到延安。
然后,鄭維山長期戰(zhàn)斗在華北戰(zhàn)場,當過縱隊司令員,建國后,當過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1969年接替楊勇上將擔任北京軍區(qū)司令員,毛主席說過,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1982年,鄧小平親點鄭維山擔任蘭州軍區(qū)司令員。
鄭維山先后當過兩個大軍區(qū)司令員。到1987年合影的時候,鄭維山已經退居二線,所以沒有穿軍裝,2000年,鄭維山以85歲高齡逝世。
航母之父劉華清
緊挨著鄭維山的前排右三是劉華清將軍。劉華清是湖北大悟人,15歲參加紅軍。與合影中的大部分將軍不同,劉華清不在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他在徐海東領導的紅25軍中。
八路軍成立,劉華清在129師司令部當秘書主任,得以在劉鄧身邊工作,尤其是和鄧小平結下了不解之緣。建國后,劉華清進入海軍系統(tǒng)任職,當過海軍副參謀長。
劉華清沒有當過大軍區(qū)司令員,他擔任過副總參謀長,1982年成為新我國第三位海軍司令員。劉華清積極主張發(fā)展航母,被譽為是我國的“航母之父”,為海軍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劉華清的軍職不高,當過旅政委,軍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開國少將。合影中,劉華清穿著筆挺的軍裝,他當時是海軍司令員。到1988年,卸任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擔任了軍委副秘書長,同年授上將。
晚年,劉華清擔任政治局常委、軍委副主席,是繼李德生之后的第二位正國級開國將軍。2011年,劉華清以95歲高齡逝世。巧的是,他和李德生在同一年逝世。新我國僅有的兩位正國級將軍一起走了。
武漢軍區(qū)首任司令員陳再道
劉華清旁邊,前排右四是陳再道上將,湖北麻城人,17歲參加革命,驍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在長征后期,陳再道升任紅四軍的軍長。八路軍成立,他是陳賡386旅的副旅長。
解放戰(zhàn)爭時期,陳再道是劉鄧大軍主力第二縱隊司令員,遺憾的是,他沒有能當上兵團司令員,卻在1955年以巨大的威望成為首任武漢軍區(qū)司令員,授開國上將。
晚年陳再道還擔任過鐵道兵司令員,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到1987年,他已經不在軍隊中擔任要職了,所以合影的時候沒有穿軍裝,1993年,陳再道逝世,享年84歲。
國防部長秦基偉
陳再道旁邊,前排右五是當時的北京軍區(qū)司令員秦基偉,穿著標準的軍裝。秦基偉是湖北紅安人,13歲參加紅軍,劉鄧大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在上甘嶺戰(zhàn)役打出了名氣,讓我國人吐氣揚眉。
建國后,秦基偉當過成都軍區(qū)和北京軍區(qū)等好幾個大軍區(qū)的司令員,前后任職20多年,論大軍區(qū)司令員的任期,他是開國中將中的佼佼者,1988年,秦基偉擔任了國防部長,授上將。他是唯一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中將。
第二排左一是開國少將趙俊。左二是開國少將陳明義,當過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左三是開國少將王政柱。左四是徐深吉中將,當過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
4位擔任大軍司令的開國少將,乖乖站后排
第二排左五是開國少將肖全夫,安徽金寨人,14歲參加紅軍,建國后,肖全夫擔任沈陽軍區(qū)副司令員,在前線指揮了珍寶島反擊戰(zhàn),1980年擔任烏魯木齊軍區(qū)司令員。
他是烏魯木齊軍區(qū)作為一個大軍區(qū)的最后一任司令員。1987年合影的時候,肖全夫已經退居二線,所以沒有穿軍裝。2005年,肖全夫少將以89歲高齡逝世。
左六是周世忠少將,湖北紅安人,來自紅25軍的將軍。周世忠和肖全夫很像,他們都是以開國少將的身份擔任大軍區(qū)司令員。肖全夫是最后一任烏魯木齊軍區(qū)司令員,周世忠是最后一任武漢軍區(qū)司令員。
1985年,烏魯木齊軍區(qū)和武漢軍區(qū)都撤銷了,肖全夫和周世忠都退居二線,軍銜沒有再提升。所以合影中,周世忠也沒有穿軍裝。1992年,周世忠少將逝世。
第二排C位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相貌魁偉的將軍,戴著眼鏡,他叫尤太忠,河南光山人,13歲參加紅軍,是王近山的三大愛將之一,1955年授少將。建國后,尤太忠擔任過成都軍區(qū)和廣州軍區(qū)司令員。
(徐向前和尤太忠)
1987年,拍這張合影的時候,尤太忠是廣州軍區(qū)司令員,仍然有軍職,卻沒有穿軍裝。1988年,尤太忠進京任職,擔任了軍委紀委第二書記,同年授上將。1998年,尤太忠逝世,享年80歲。
尤太忠旁邊穿軍裝的是開國少將王誠漢,湖北紅安人。王誠漢和劉華清、周世忠一樣,也是紅25軍將領,他還跟皮定均一起參加了偉大的中原突圍。建國后,尤太忠長期在大西南戍邊,當過西藏軍區(qū)副司令員,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
1982年接替尤太忠擔任成都軍區(qū)司令員。卸任后,王誠漢本來準備好了退休,中央讓擔任軍事科學院政委,王誠漢重新穿上了軍裝。他比肖全夫和周世忠要幸運,趕上了1988年授銜,王誠漢授上將。
第二排右五是傅崇碧少將,當過北京軍區(qū)政委,也是正大軍區(qū)級。右四曹廣化少將,活了100歲。左三羅應懷少將,當過北京軍區(qū)副政委,活了97歲。左二魏傳統(tǒng)少將。周世忠和尤太忠之間的是高厚良少將,活了91歲。
11位大軍區(qū)司令同框,誰有資格坐C位?
這張神仙會中,前排的杜義德、張才千、陳錫聯(lián)、秦基偉、陳再道、鄭維山和李德生等7位將軍都當過大軍區(qū)司令員。后排的肖全夫、周世忠、尤太忠和王誠漢等4位將軍都當過大軍區(qū)司令員。一共是11位大軍區(qū)司令員同框。
前所未有,空前絕后。
前排7位將軍,是紅四方面軍的老將,1955年大授銜,至少也是開國中將,所以端坐前排。后4位將軍因為在1955大授銜的時候,都是開國少將,資歷較淺,雖然也當了大軍區(qū)司令,也只好委屈他們站著了。
新我國僅有的2位正國級開國將軍,劉華清和李德生都在這張合影中。
11位大軍區(qū)司令同框,一群開國老將軍合影,是誰端坐前排C位呢?兩個人,一位是徐向前元帥,他的軍銜最高,又是碩果僅存的共和國兩位老帥之一,更重要的是,徐向前是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堪稱是紅四方面軍之父。
在座的老將軍們,剛開始跟隨徐向前干革命的時候,好多還都是孩子,徐向前既是他們的首長,又像他們的慈父一樣,一手培養(yǎng)他們,呵護他們,教育他們。無論他們后來的職務有多高,見徐向前都要恭敬喊一聲老帥,或者老總,或者老首長,敬一個標準的軍禮。
另一位是李先念。李先念當然也有資格坐在C位,在紅四方面軍中,他當過軍政委,像陳錫聯(lián)上將、鄭維山中將、杜義德中將等等,都是他的老部下。以李先念的資歷,1955年是能授大將的,因為在政府中擔任要職,他主動推辭了軍銜。
李先念是無冕大將,僅次于徐向前元帥。還有很重要的一點,1983年李先念當選國家主席,一直到1988年,是正國級領導人。照這張合影的時候,他的職務最高,身份最貴重,當然也要坐在C位。
辛苦寫文不易,喜歡的讀者朋友們,歡迎點擊關注,或留下您寶貴的評論。
劉亞樓霸道,毛主席說,他喜歡說了算,空軍就讓他說了算
1987年,誰接替尤太忠當廣州軍區(qū)司令?鄧小平稱他是真正帶兵的人
王近山晚年復出,變得溫順了嗎?有人要批許世友,他說:散會
1986年將帥合影,當過大軍區(qū)司令,也乖乖站后排,老帥端坐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