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師,溫室效應是怎么引起的?二氧化碳是從哪兒來的?碳過量以后會造成哪些危害?怎么樣才可以做到保護地球呢?……”
在江西省井岡山市上七小學六年級的教室里,40多名學生和老師聚精會神地聽了一堂低碳科普公益課,同學們不時舉起他們的小手踴躍提問,美團交通業務可持續發展高級專家秦浩作為授課老師,為孩子們打開了低碳知識的新世界。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理念進校園,井岡山市提出要從娃娃抓起,加大普及碳達峰、碳中和基礎知識,這堂生動有趣的課程,正是響應政府號召,推進校園開展低碳科普活動的有力體現。
視頻加載中...
井岡山上 低碳公益課傳遞環保理念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是這節課的主題,整堂課以通俗易懂的互動問答方式,將低碳知識和生活常識緊密結合,幫助孩子們了解到保護環境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課程內容從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轉入溫室效應的話題,全球變暖、綠色出行、共享單車循環再生……,每一個話題都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節約用水省電省紙、減少一次性包裝使用、洗菜水用來澆花……這些生活中看似微小的舉動,在減少碳排放、走向碳中和的道路上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圖:美團交通業務可持續發展高級專家 秦浩為孩子們講解低碳環保的知識)
“在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去做對低碳生活有利的事情,洗完手之后隨手關掉水龍頭,寫字的本子兩面都可以寫完。”下課后,盧雨萱同學告訴我們,這是自己第一次全面接觸到這樣生動又有趣的課程,還要將學到的知識和家人們一起分享。
(圖:低碳公益課堂上,同學們積極互動回答問題)
“這節課是一次非常好的實踐,既生動、又實用,平時我們的教學基本以課本內容為主,較少涉及課外知識,今后我們也應該多去學課堂之外的‘課本’,幫助更多孩子們拓展知識面。”跟著同學們一起聽課的李文生老師也感觸頗深。
“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理念進校園,是一件很重要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希望隨著環保公益課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有效增強從青少年環保意識,讓他們未來可以盡情地在青山綠水間奔跑,傾聽大自然的心跳!”上七小學校長盧學林表達了對于環保公益課長遠的規劃及期待。
(圖:低碳公益課教室內,同學們認真聽講)
“孩子們代表著未來,讓他們從小建立起低碳環保的理念,對實現碳中和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堂課可能只是一顆種子,但卻能在他們的心里逐漸萌芽成長。希望他們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生活,一起來保護地球。”
秦浩坦言自己是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共享單車作為一種零碳的出行方式,城里的孩子們可能比較了解,上七小學的孩子們可能是第一次接觸。共享單車的回收再利用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美團單車一直堅持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各種可能,希望倡導更多人選擇低碳環保的騎行出行方式,并用“從搖籃到搖籃”的全生命周期環保理念,減少資源浪費和抵消碳排放。
(圖:低碳公益課堂上,秦浩講解綠色出行及循環再生的相關內容)
“共享單車變球場”公益項目落地江西 全民健身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四十分鐘課堂的時間過得很快,孩子們卻舍不得下課,課間休息時間,秦浩帶著孩子們走出教室,在嶄新的公益籃球場上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籃球賽。孩子們個個熱情高漲,充分展示著自己的球技。
(圖:公益籃球場上 秦浩和同學們一起進行籃球比賽)
這個全新的籃球場,由2000多條美團單車和電單車的輪胎回收再利用建造而成,是美團“共享單車變球場”環保公益項目首次在江西落地。上七小學的羅根全老師看到征集線索后,報名申請改造舊球場,新球場在改善山村學校體育運動條件的同時,也加深了山村孩子對低碳環保理念的認知。
如今,新的籃球場建成后,孩子們又可以在球場上揮灑運動的熱情,不僅如此,這里的籃球場還會在工作日放學后和周末的時間對外開放,除了上七小學的孩子們可以使用,當地的市民也同樣能加入健身運動的行列之中。
《江西省全民健身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指出,到2022年,全省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不少于90.86%,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率超過70%,農村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基本實現全覆蓋。井岡山市上七小學落成的這座公益籃球場,正是把更好的體育設施帶進了鄉村,圓了當地人們的運動夢。
陽光下,這座紅色塑膠籃球場上,每天都有孩子們的歡笑。遠望時,像大山深處的一顆紅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