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童年,我想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共同的都是有著那份快樂,既然是快樂的,那么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童年的記憶吧,
兒時的時候,晚上能看上一次電影,那是最大的幸福和快樂,這不當我聽到鄰村晚上有《閃閃的紅星》電影時,興奮極了,早早吃過晚飯,和小伙伴們趕到十多里的鄰村去看,好不熱鬧,在我的記憶里,出村看電影是常有的事,至今我的感覺相當快樂和幸福。
放學了,幾個孩子湊在一起,拼命的玩耍,根本不管天已經黑了,該吃晚飯了。這不大人已經開始大聲喊我們吃飯,我們才散伙回各自的家吃飯。
天陰沉沉的,大風呼呼響著,大人們忙著遮蓋糧食和其他東西,我們躲在門口看著。
那個時候,我們的衣服褲子都是一件,更本不可能有替換的,而且都是補丁衣服,這不我的褲子洗過,沒有褲子穿,母親只能在火邊烤干讓我穿,我光著屁股只能在母親跟前看著。
炎熱的夏天,晚上睡覺是個困難的事,屋里沒有電扇,更沒有空調,只能在院子或者房頂上,鋪上席片睡,熱的不行,奶奶給扇著扇子,講著故事,聽著院子蟈蟈的叫聲,眼睛望著天空的星星,不知不覺的就睡著了。
那個時候,剛剛興起電視,也就是家里經濟狀況特別好的,買上一臺電視機,那是在村里很有名氣很風采的大事,村里的村民們尤其是左鄰右舍,吃過晚飯,搬上凳子,到鄰居家看電視。
所以誰家有電視機那是很榮幸的事,鄰家彼舍會到你家看電視,事主也很熱情歡迎鄰居們的到了,人與人的關系就是這么純樸。
春天來了,樹上有懷花,弄點懷花吃吃改善一下生活。
那個時候,父母也是最辛苦的人,到夜晚父親編蘿頭,母親也很辛苦,晚上納鞋底子,真可謂男耕女織。
傍晚,天下著大雨,父親上班沒有回家,母親坐在屋門口,耐心等著。
我們大一點的孩子跟著爺爺,在房屋頂聽爺爺講故事,小一點的跟父母玩。
遇上陰天下雨的時候,母親總要看看孩子的衣服有沒有該縫補的沒有,如有,母親總要認真的縫補一下。
只要遇上下雨的天,房子大部分都會漏水,屋里總有幾個盆子接水的。
大人們冒著大雨,到房頂上修補一下是常有的事。
我們孩子們沒有現在課余的那么多作業,都無憂無慮的玩著。
衣服太臟了,晚上母親總要洗一下,在用火烤干,第二天照樣穿著。一句話,沒有替換的衣服,這是唯一的選擇。
放學回家,母親沒有做好飯,孩子們總要幫助母親做飯,看火做飯是孩子們的首選。
記得夜深了,母親還在燈下納鞋底是最正常的事。
那個時候父母他們也是最辛苦的人。晚上深夜都有他們自己要解決的事。
納鞋底是母親業余的活,只要到晚上她們手里總是不閑,納幾針最正常不過的事。
那個時候,人人都很辛苦,打谷場上你就可以看到。
九十年代,基本上都有電視機了,家家戶戶晚上都很溫馨快樂。
孩子們都喜歡母雞叫,因為母雞叫,就知道母雞下蛋了,有了雞蛋就可以換些錢買些急需的東西。
春節到了,除夕的夜晚一個大家庭是最溫馨的時刻,聚在一起很是快樂。
那個時候人們沒有洗衣機,洗衣服都是到河邊洗衣服,包括吃水都是到河邊挑。孩子們跟著大人們湊在河邊玩。
到吃飯的時候,人們端著碗,坐在大街上,吃著飯,聊著天,很是和諧開心。
孩子們在推著鐵圈玩,五分錢能買一個冰棍吃,那是孩子很高興的事。
秋天來了,孩子們弄幾個快熟的玉米棒,在火里烤烤是非常好吃的食物。
童年是匆匆的河流,一去不復返,童年是甜甜的糖果,讓人回味無窮,童年是綻放的花朵,綻放著無限的希望與夢想!
就這樣慢慢的和自己童年越來越遠,不知道你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