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命運的改變,1%靠別人提醒,99%靠自己覺醒;
格局決定你的結局,定位決定你的地位;
永遠別看輕自己,因為不到最后,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優秀;
不想認命,就去拼命。
—孫儷。
甄嬛一出,誰與爭鋒
2006年到2009年,流瀲紫完成了一部巨作,130余萬字的《后宮甄嬛傳》終于完稿。憑借該小說,她獲得了第2屆“騰訊杯”原創文學大賽一等獎。
早在鄭曉龍(導演)拍攝《金婚》時(大概2007年左右),作為鄭曉龍的賢內助編劇王小平就火眼金睛看中了小說《甄嬛傳》,并且強烈推薦給了老公鄭曉龍。
買下《甄嬛傳》的小說版權,鄭曉龍沒有立馬著手開機。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或許是沒拍過古裝劇,或許只是等待一個機會。
2010年,鄭曉龍準備開機拍攝甄嬛傳了,甄嬛作為主角,誰來演比較合適?
甄嬛,從少女變成女人,再到皇宮之中的利器,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皇太后,這樣的女中梟雄,這樣的霸道氣場,誰演比較合適?
王小平推薦孫儷,鄭曉龍心底是沒底的,了解了孫儷過往的一些作品之后,鄭曉龍還是決定把甄嬛給了孫儷。
孫儷,有掌控角色逐步變化的能力。這是鄭曉龍對孫儷的信任。
鄭曉龍第一次拍古裝戲,孫儷第一次演古裝戲,兩個人的第一次,沒人知道會碰出什么樣的火花來。
孫儷演甄嬛的消息一出,網友們也坐不住了,“不靠譜”、“不合適”、“玄了”等等,網友似乎都不看好孫儷。
質疑,是網友們的權利。用實力和演技,讓網友們折服,這是孫儷的責任。
讓網友閉嘴的最好辦法,就是“以德服人”。
從拿到甄嬛這個角色開始,如何讓甄嬛附體,孫儷沒少下功夫。
研究劇本,研究透劇本,對自己的角色拆分剖析,對角色的人物特點細致揣摩,花大量時間去了解那段清宮歷史。
鄭曉龍在后來的一次采訪中透露,拍攝《甄嬛傳》的5個月里,劇組人員一起吃飯,但是沒見過孫儷吃過一次完整的飯。
每次孫儷吃了一半或者吃了一點的時候,就跟導演說:“我先去看劇本。”
作為主角的甄嬛,因為角色不斷的變化,孫儷一共有六七十套服裝,試裝的時候,從早上10點到半夜,一天下來,晚上都累吐了。
尤其是拍攝到最后半段,孫儷恰逢剛懷孕,卻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發揮。
慢工出細活,演員給力,服裝道具也非常的考究,歷經132天,從2010年9月18日開機,到2011年1月30日殺青,5個月時間的奮斗,終于完工。
又經歷了10個月的后期打磨,終于在2011年11月17日開始登錄各大地方臺。
沒人想到,這部電視劇播出后會是什么反響。不容置疑的是,用心的制作,一定不會太差。
結果,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2011年,也是清宮劇大火的一年,前有《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但是,即使如此,《甄嬛傳》還是以逆天之勢,人氣值超越了前兩部的總和。
50冊的臺詞、復雜的人物關系,孫儷仔仔細細做筆記、標注、摘錄,成功附體甄嬛。
最終,甄嬛也成就了孫儷。
憑借甄嬛這個角色,孫儷演技和人氣,都達到了頂峰。
從出道到《甄嬛傳》,孫儷已經拍了10多部電視劇,但是不得不說,甄嬛,奠定了孫儷的娛樂圈江湖地位,真正的迎來了孫儷“女王時代”,真正的家喻戶曉。
《甄嬛傳》,我自己也是按耐不住,看了好幾遍,每一遍都有驚喜。
孫儷似乎完美演繹出了原著的風味,原汁原味的還原了甄嬛驚險刺激的一生。
細膩,無可挑剔,完美詮釋了甄嬛每個時期的人物特點,作為觀眾,都相信了,歷史上的甄嬛莫過如此。
甄嬛是一個復雜又矛盾的人物,人心很單純,無奈后宮很復雜。從單純到絕望,再到果郡王的第二春,孫儷演的宛如行云流水,很自然不造作。
每次看《甄嬛傳》,隔著屏幕,孫儷的喜怒哀樂,情仇怨恨,代入感極強,仿佛自己穿越到了紫禁城,目睹了那一段歷史。
孫儷演活了甄嬛,讓觀眾明白了,什么叫演技,這就是演技。太棒了,真的很棒。
不愧是宮斗劇的經典之作,讓人回味無窮。
第一次知道,孫儷,竟然是一個這么優秀的演員。
孫儷的成長之路
孫儷,曾經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上海女孩。
1982年,出生于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2015年,電影《惡棍天使》,有一段查小刀(孫儷飾)的獨白,虛構了一段自己小時候的回憶,單親家庭,母親管教很嚴格,母女關系也比較緊張。
母親希望查小刀長大了像刀一樣,是一把利器。通俗講,就是有出息,出人頭地。
或許有一部分是真,有一部分是虛構。
但是,從孫儷的童年成長過程來看,母親對她的管教或許真的很嚴格。
5歲的時候,孫儷就被送到了上海市少年宮學習舞蹈。
小時候的孫儷,真的很可愛,很迷人,很聰明伶俐,有沒有?
一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參加舞蹈比賽,因為緊張只得了第二名。不過,母親卻安慰地說到:“如果比賽的時候,笑得那么自然就好了。”
孫儷的舞蹈天賦很不錯,學得也很努力,很優秀。
11歲的時候,就能代表上海東方小伙伴藝術團出訪英美日等國家。
1995年,孫儷父母的感情發生變故,大人的世界,此時才13歲的孫儷自然不明白,不懂。
也有說,父母離婚的部分原因,是母親支持孫儷學舞蹈,父親則希望孫儷好好讀書。
父母離異之后,孫儷就跟著母親生活,過了差不多7年居無定所的日子。
1997年,因為舞蹈很出色,孫儷選擇考入上海警備區戰士業余文藝演出隊。(估計類似于職業高中的那種)
在部隊的三年時間里,生活雖然很艱苦,但是這段經歷,對于孫儷來說,彌足珍貴。
踏入學校的那天,孫儷就給自己制定了2個小目標:
1、寫一手漂亮的字,眾所周知,孫儷至今,閑暇時間都會練字。
2、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有人知道孫儷的英語水平嗎?)
部隊長期駐扎在偏遠山區,沒有娛樂活動,沒有彩色零食,更可怕的是沒有假日。
晚上9點熄燈,早上5點半準時起床,完全是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別的同學,網上有空就聚在一起看電視,只有孫儷特立獨行,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練字;為了說好普通話,還專門請教前輩學習繞口令。
事實證明,機會似乎不會虧待曾經努力的你。
19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孫儷居然參與了《情深深雨蒙蒙》的拍攝,一個不起眼的龍套,沒有一句臺詞,只有一閃而過的鏡頭,估計很多觀眾都不知道,孫儷曾經居然出現在《情深深雨蒙蒙》中,還和趙薇同框了。
第一次上電視,或許就注定,孫儷將會與電視杠上一輩子了。
2000年,孫儷參加全國群星舞蹈大賽獲得金獎,榮立二等功。
2000年,孫儷從部隊畢業了,光榮退伍。
頭腦清醒的孫儷,很明白自己的優勢,下定決心走演藝之路,路雖然不好走,隨處都是“坑坑洼洼”,但路總是人走出來的。
退伍之后,孫儷走進了上海銀都藝術學校,一邊學習表演,一邊等待機會。
幸運之神總是會眷顧一個努力的人。
2001年,19歲的孫儷,參加了新加坡舉行的“才華橫溢出新秀”的比賽,斬獲亞軍和智慧大獎。
比賽過后,嘉賓評委劉德華接受采訪時對孫儷贊不絕口,表示如果籌拍電影將邀請她出任女主角。
冥冥之中已經注定,孫儷的未來演藝事業,靠的是才華,才華,而不是顏值。
孫儷的運氣
梅花香自苦寒來,幸運人生需要建立在扎實的足跡上。
2001年,海潤影視正在為《三少爺的劍》挑選演員,朋友們都說孫儷適合演古裝,讓她去試試。
去試試就試試吧,既然決定要做演員,有機會自然就要去了。
不過,去是去了,只是沒有了下文。孫儷也沒放在心上,而是去參加了“才華橫溢出新秀”的比賽。
結果,2001年6月份,海潤的人直接來到上海,強烈希望直接簽約孫儷。
此時,想要簽約孫儷的機構很多,但是思索再三,孫儷還是決定北上,去北京。
那天,也是奇怪了。飛往北京的航班遭遇惡劣天氣,孫儷不得不在濟南機場停留了3個小時。
愈加巧合的是,當年,火的一塌糊涂的小說《玉觀音》報刊隨處可見,孫儷就好奇的買了一本。
出乎意料的是,孫儷竟然3個小時沒動,一口氣給看完了。
耽擱了幾個小時,孫儷最后順利抵達北京,加入了海潤影視。
按部就班的接受組織安排,各種培訓,各種課程,新人的每天都是安排的滿滿的。
恰逢,公司此時正在籌拍《玉觀音》,孫儷這批新人自然也就在考察范圍之內。
有一天,導演丁黑突然找到孫儷,讓她談談對劇本的讀后感,可能是孫儷回答的太好,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一個女主角在等孫儷。
果不其然,孫儷最終順利被選中,擔任女主角,飾演安心。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為了符合小說里安心的形象,體驗這個人物特點。孫儷拿著一張北京地圖,滿大街找婦產醫院,感受媽媽在得到小寶寶后的喜悅之情。
經常關顧北京的家具城,觀察那里的營業員如何工作,去聽她們對產品的介紹。
所謂藝術源于生活,只有深刻了解生活,才能在電視劇里演繹出生活。
曾經有人問孫儷,你和安心哪點像?
孫儷說:安心做過警察,我當過兵;安心立過二等功,我也立過二等功;安心O型血,我也O型血。
似乎孫儷就是為安心量身定制的角色。
2003年,《玉觀音》開播,最高收視率達41.82%。
憑借玉觀音中的出色表現,孫儷榮獲5大獎項。
安心這個角色,讓孫儷火了。
雖然,之后接了不少電視劇,但,卻是直到《甄嬛傳》,才真正讓孫儷走上了華山,可以與一眾頂流華山論劍。
孫儷的“覺醒”
從《玉觀音》一炮走紅,到《甄嬛傳》姹紫嫣紅。
我感覺,孫儷覺醒了。電視劇拍得再多,不及一部爆款作品。
拍完《甄嬛傳》時,剛好又懷孕,趁此機會,孫儷休息了一段時間。
明顯的感覺到,拍完甄嬛傳之后,孫儷的作品少了很多。一方面是為了多陪陪孩子,一方面是有選擇性地接戲。
生完等等(孫儷兒子小名)之后,順便拍了2部電視劇,又生了二胎花花(孫儷女兒小名)。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
生完花花后的四個月,2015年,鄭曉龍又找到了孫儷,甄嬛火了,我們再火一次,這次是《羋月傳》。
要說《甄嬛傳》,一開始孫儷對自己還沒把握,那么羋月這個角色,孫儷可謂是輕車熟路了,勵志的劇情,老朋友的邀請,孫儷實在無法拒絕。
孫儷曾經說,要像袋鼠一樣。
為了拍攝羋月傳,只能選擇做一次袋鼠了。
先別說《羋月傳》劇情如何,孫儷的那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講,確實太振奮人心了,成了多少人視頻里的BGM。
那份氣場,那份霸氣,那份犀利的眼神,底下的士兵們,無法拒絕為大秦帝國賣命啊。
這就是個人的渲染力,這就是孫儷演技,有種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
《羋月傳》的熱播,孫儷又被送上了熱搜。
可怕的是,拍完羋月傳之后,孫儷的每一部電視劇都是精品,都成了熱播劇。
2017年《那年花開月正圓》,2020年《安家》,還有剛剛結束的《理想之城》,這三部電視劇,每一部都很熱門,我媳婦都追了。
有人說,家庭和事業難以平衡。
女藝人的婚姻很難,多少女明星,選擇了愛情,放棄了事業。多少女明星,為了事業,放棄了愛情和家庭。
孫儷卻很好地平衡了家庭和事業。
其實,孫儷更加明白,人生其實是在不斷做減法,沒有家庭之前,事業為主,數量取勝;結婚之后,家庭為主,作品質量才是王道。
當很多30+、40+女演員在焦慮無戲可拍的時候,孫儷依舊是炙手可熱的大女主,成為為數不多的大齡“國產劇女王”。
曾經的《玉觀音》,我母親很喜歡看。
如今的孫儷,又圈粉了我媳婦。
孫儷,成功引起了兩代人的注意,能做到這般的女人,還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