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時候婆婆說把自己當親閨女疼,轉頭卻只對小姑子百般好,還和別人說,自己和她不親,沒把她當媽。你說,我要是真像對親媽那樣對她,她還不得蹦三丈高。”小燕說。
小燕和小力相戀五年,結婚兩年,夫妻恩愛,羨煞旁人。可一提到小燕婆婆,大家都直搖頭。
小燕還記得當初和小力結婚時的場景,那時她舍不得父母,聽完父親寫給自己的話,看著逐漸老去的他們,她哭得稀里嘩啦。小力和父母趕忙給她擦眼淚,安慰她。婆婆見狀也趕忙走了過來,問怎么回事兒,知道小燕是因為心中有感,她當著小燕父母的面保證:“親家,你們放心,小燕嫁到我們家,我一定把她當親閨女來疼,不會讓她受委屈。”說完,握著小燕的手。小燕覺得這個婆婆還挺好,心中很是感動。
婚后,小燕和小力商量著買一套房,他們搬出去,以后有孩子了,也不至于住不開。商量好,想著還是和婆婆說一聲,不料,遭到了婆婆的反對,婆婆說:“家里有房,你們還要買,沒什么意義,以后你們妹妹嫁出去了,房間也就空出來了,到時,小孩兒也就有房間了。”小力說:“妹妹還沒男朋友,要是她沒嫁我們就有小孩了呢,怎么弄?”婆婆說:“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跟你們一起睡,給她個三五幾年,她不可能還沒嫁。”小燕和小力只好作罷,因為婆婆說得確實也有一定道理,也是為他們省錢,不能辜負她一番好意,現在買房的事兒就放一邊吧。
可是,在后來的相處中,小燕發現婆婆并不像她說的那樣,是全心在為他們考慮。也并沒有把她當親閨女心疼。
有一次,小燕下班回家,她發現婆婆不在家,打電話問婆婆在哪里,婆婆說她正在打麻將,還得有一會兒才結束。她掛了電話,坐沙發上休息,不一會兒,小姑子也回來了,她問小燕:“嫂子,媽走哪兒去了?”小燕說:“媽在打麻將,還有一會兒才回家。”小姑子聽了,立馬打電話給她媽:“媽,幾點了,你還不回家,一天打麻將,飯都不做,我都累一天了。”只聽婆婆在那頭說:“乖女兒,媽等一下就回來了,你叫你嫂子把飯先煮起來,我回來炒菜。”小姑子嗯嗯兩聲,掛了電話,說:“嫂子,媽讓你把飯煮起來,等下她回來炒菜。”小燕雖不大情愿,但自己也餓了,就拖著疲憊的身體做飯去了。可氣人的是,直到小燕把菜炒好了,婆婆才回家。而且婆婆回家的第一句話是:“乖女兒,今天累著了吧,快吃飯吧,吃了早點休息。”對小燕卻是說:“今天好啊,吃了個現成。”小燕沒理她,此后,這也成了常態,婆婆打麻將久不下桌,小燕下班做飯。
好不容易周末了,小燕準備清洗臥室的被子衣物。洗到一半,婆婆來了。婆婆說:“我這里有一套衣服,你怎么沒一起洗呢?你妹妹的被子也蓋了那么久了,整天上班,沒時間洗,你一并給她洗下吧。”小燕聽了,有些生氣:“我又不知道你有衣服要洗,我不可能去你們臥室找啊?”婆婆聽了,沒吭聲,但手上卻是把要洗的衣物都拿了來,說是一起洗省事兒,還節約水。搞得小燕都無語了。本來平時小燕洗衣服都有幫她們洗,誰知一次漏洗,婆婆會說這樣的話。見小燕不大高興,婆婆說:“你妹妹的襪子我來洗。”小燕心想:“自己本就說過,不會幫她們洗襪子和貼身衣物,現在婆婆說得好像是幫了她忙似的,真搞笑。”
自此以后,小燕再沒幫婆婆和小姑子洗過衣物。婆婆和人說,自己把小燕當親閨女,小燕卻不領情,不和自己親。有時遇到相熟的大媽說給小燕聽,小燕也只是笑笑,說:“她可只寶貝她的親閨女,這么大的人了,還要給她洗襪子,閨女兒沒下班,大家都得等著,吃不了飯。”小燕接著說:“我沒嫁人前,我媽也是做好了飯等我,家里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別提多自在了。你說我能把婆婆當做親媽對待嗎?”大媽知道小燕家的情況,對她婆婆的為人也是一清二楚,嘆了口氣,搖著頭朝遠處去了。
小燕算是徹底看明白了,婆婆不讓他們買房另住,其實就是想著讓她分擔家務,方便使喚,因為后來婆婆無意提到過,不論小姑子嫁沒嫁,她的房間都給她留著。
之后,小燕無論小力和婆婆怎么說,她都堅決要另外買房,一是:自己花錢的硬氣;二是:和婆婆做鄰居,自己有獨立的空間,避免婆媳矛盾。
婆婆偏心小姑子,事事以小姑子為先,輕待小燕,讓小燕傷了心。小燕及時調整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既不讓自己受委屈,也很好的避免了之后的婆媳矛盾。
當然,作為兒媳,孝順婆婆是應該的,但作為婆婆,既然兒媳已經嫁進自己家門,咱們也得真心相待,不能厚此薄彼。你的女兒是你的心頭肉,孰知,她亦是他人掌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