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之前,我們對人類起源還不是徹底清楚,全世界的人到底發源于同一個祖先還是各地獨自進化還是有待商榷的問題?
直到2010年后,基因分子學對人類起源徹底畫上了句號。科學家通過父系y染色體節點溯源技術,發現全世界所有地區的人在Y染色體上都有一個共同的起始節點,這個節點時間指向10萬前到7萬年前,地理指向在東非洲。
歐洲人的蕞早節點出現10萬年前,東亞人大概是在7萬年前才出現新的節點。這就意味著全世界所有膚色的人種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就是晚期智人。不同膚色的人徹底分道揚鑣是在7萬年前。
在這七萬年間,也只有從公元前1000年,歐亞非大陸的人才有過交流。也就是說此前的67000年,歐亞非大陸的人都是獨立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的。
學過生物的同學們都知道,地理隔離會造成生殖隔離,也就是同一個物種,經過較長時間的地理隔離會出現生殖隔離。交配不能形成后代,要么形成的后代不可再育。
但是世界上的混血兒那么多,黑白混,黑黃混,白黃混,為什么人類即便經歷了長達七萬年的地理隔離依舊沒能形成有效的生殖隔離。
答案很簡單,7萬年太短,人類演化太慢。
全世界所有的人類祖先叫晚期智人,智人大約在30萬年前從直立人那里獨立出來。
很早的時候大約在120萬年前,就有一批直立人走出非洲了。走出非洲的這批直立人在70萬年前進化出了另一個分支,這就是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在30萬年前演化成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特別聰明,智力和體力都不在智人之下。
尼安德特人的祖先早在120萬年前就逃離了非洲,而我們的祖先在10萬年前才走出非洲。
當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在歐洲的土地上第壹次相遇便發生了戰爭和融化。
但是尼安德特人還是被我們的祖先—晚期智人在3萬年前徹底消滅。
但是基因測序又發現,現代人的基因中還有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也就是說在尼安德特人在被徹底消滅前,晚期智人可以和他們只有交配,并不存在生殖隔離。
但是要知道,這時候晚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可是在地理上阻隔了起碼110萬年了。
110萬年的地理隔離都不足以讓直立人的兩種后代產生生理隔離,更何況7萬年的地理隔離呢?
那么人類需要多久的地理隔離才能產生生殖隔離。
其實這個并沒有統一的答案,因為造成生殖隔離的原因并不是時長這一個因素,更多在在于基因突變量的積累。
如果一個物種進行了300萬年的地理隔離,但是這300萬年的環境變化甚微,那必然不會造成太多的基因突變量。
基因突變是適應環境的,環境的劇變必然造成基因的劇變。
按照膚色對人種的分類其實并不科學。膚色較深的人種,我們姑且都管他們叫黑種人,他們之間的差異甚至比黃種人和白種人之間的差異還大。
非洲中部熱帶森林的俾格米人膚色較深,是傳統意義上的黑人,但是他們卻是世界上身高蕞矮的人種,成年人平均身高才1.3~1.4米。
同樣是黑人,生活在東非的游牧民族馬賽人卻是平均身高蕞高的人種,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9米。
所以按照膚色對人種分類并不是嚴謹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