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9月23日,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華夏科普日活動第三場走進南京江心洲街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環保知識科普講座在洲島紫園社區開展,活動邀請社區“黃羽翼”科技科普志愿者——原南京市中醫院護理師蔡靜為轄區30余名居民講解如何做到“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從為什么要進行生態環境治理、誰來治理、如何治理三方面來講述。
記者了解到,本次科普日活動由建鄴區科學技術協會、建鄴區科技局主辦,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承辦。活動涉及建鄴區6個街道和3個園區,11個社區,分為科普講座、科學家精神展、科學探索—實踐體驗活動三個板塊。活動以展板宣傳、科普可能講座和科學實踐課等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向社區群眾科學普及生活常識、日常養生、疾病防御、節能環保、食品安全、疫情防控、人工智能等。 洲島紫園社區開展的這場科普活動,聚焦垃圾分類、生活安全、水環境保護、公共衛生、防災應急等重點領域。活動中,普及掌握我國的環保日名稱、口號、時間等知識,提高居民對環保知識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社區居民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同時,向居民們倡導環保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盡量使用無磷洗滌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垃圾要分類放置,引導公眾選擇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還宣傳了節能減排小常識,積極宣傳廢舊電池回收、冬夏季空調適宜溫度等,提高居民對節能減排、生態建設、低碳經濟的認識。
通過本次活動,使廣大居民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認識到美好生活、綠色家園需要全體居民共同維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積極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共建優美、和諧的美麗洲島。 交匯點記者 管鵬飛 通訊員 茆麗娟 田蕾 唐菲
來自互聯網【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